农场转型产业园区,十年经济收入百倍增长;招大引强谋求跨越式发展,实现与央企的成功合作;“人人有社保、个个享退休”,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成果;筑巢引凤吸纳各地英才,将大学校园落户苦海沿边……
发展梦、央企梦、民生梦、大学梦……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振华,以超出常人的谋略和胆识,带领中捷人圆了一个又一个的梦。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代晴
盐碱地变身亮丽明珠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捷友谊农场,2003年改制时,中捷的工农业总产值仅有10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2012年历经十年创业,全区经济产出24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8.2亿元。百倍蝶变的增长速度,不仅让中捷位列全国农垦区之首,也使其成为渤海新区最亮丽的明珠。
农垦时期,投入2个亿就是全国先进,而开发区每年投入20个亿在排行榜上也难找到名字。对于2003年时的中捷来说,能否成功改制无疑是决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最大的现实问题是,开发区经济是工业经济,最需要的是土地,而中捷15万亩的盐碱地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如何实现园区开发和农民利益的双赢,引发了园区领导者吕振华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