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赵红梅
近日,见到临西县农民王雨时,他正在县里的农药门市部购买尿素。“我种植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快到了,多买些肥料上到田里,可以多打粮食。”王雨告诉记者,如今要想多收粮就要舍得投入,他一亩地基本上要施四十斤尿素作为追穗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庄稼就是大水大肥拿着长。”在王雨看来,增产是建立在大水大肥大投入基础上的,投入少,就没产量。近年来,他家的庄稼使用化肥在逐年增多,从10年前的每亩几十斤到如今二三百斤,一年比一年多。“其实,并不是化肥用得越多粮食就越增产。”农业专家介绍,之所以出现上述农民感觉到的现象,是因为大量多余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随着土壤养分大量积累,进而导致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不多上肥就减产的恶性循环。
我省是农药、化肥消费大省,近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的农用化肥施用量在307.47万吨左右,每亩耕地平均施肥折纯为33.32千克/亩,是发达国家每亩施肥15千克/亩的2.22倍。据相关部门调查,我省的化肥利用率仅为35%,农药利用率不足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未利用的化肥增加了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改变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减少和地力下降,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农药、化肥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我省农业土壤生态环境不佳的因素之一。”农业专家介绍,工业“三废”的不达标排放是我省农业土壤面源污染面临的更大的潜在威胁。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