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让群众在参与中理解
石家庄地铁修建工程的工期长以年计、范围广至全城,因此,政府在此期间与民众积极互动、赢得信任与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对施工造成的种种不便表示理解,但记者也听到了不少抱怨与质疑的声音。
例如,有人心疼“好端端的大树要被砍掉”、有人抱怨“不通知就开工,害自己跑了冤枉路”……而这些问题,有的涉及科学与常识,政府运用相关的原理与数据便可解释清楚,有的解决起来则更简单,只需发布信息的平台再多元一些、发布信息的频率再增加一些。
虽然在广泛调研、征求民意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石家庄已做了不少颇见成效的努力。但市民了解信息的渴望和期待依然强烈,个别抱怨也难免出现。
让惠及百姓的市政工程得到百姓认可和理解其实不难。
据《人民日报》此前报道,成都市政府在长达一年的二环路改造期间,及时通过媒体将施工方案、工期,理念、设计,打围、改道等动态信息一一公告,以便市民及时调整出行线路和时间;门户网站则纷纷开设专题,全面介绍工程进展;官方微博与网民互动,及时回应舆论热点,取得了市民的理解与包容。
纵观其他省会城市也不难看到,在地铁修建期间,政府时刻不忘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如昆明,在地铁开工的第二天,就向全体市民发出了公开信,对地铁修建后的城市生活进行了展望,也对修建期间给市民带来的不便致以歉意。杭州也积极听取民意,开展了面向社会的车辆美工方案征集、票卡外观设计、“我为地铁献一计”等活动,市民因此对地铁建设更怀有一份亲切感与归属感,有的市民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地铁的建设过程,为杭州地铁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类似于修建地铁这种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已有不少城市向我们示范了政府与公众在此间积极互动的重要意义。目前,石家庄地铁建设才刚刚起步,我们期待在此后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政府能做到信息更公开、与市民的沟通更及时,增进互信,让地铁建设成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其中的“民心工程”。 文/记者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