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狍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占芹
□河北日报记者高振发 通讯员刘阜民、宁利勇
“狍子沟,狍子沟,石头坷垃路难走,一天到晚光喝粥。”这是对昔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狍子沟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狍子沟村组组修通了水泥路,户户养上了致富牛。带领村民正向着全面实现小康梦阔步迈进的,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占芹。
致富不忘众乡亲
近日,笔者走进这个位于县城东南45公里的小山村。41岁的张占芹梳着一条马尾辫,略显拘束地向笔者介绍了她的创业经历。1991年,张占芹初中毕业考上了承德农机学校,3年中专毕业后被推荐到北京市城建局清洁一厂工作,每天负责开垃圾清运车清运垃圾。丈夫李帅当时也在那里工作。
1998年合同到期后,夫妻两人带着10多万元存款回到家乡创业。“那个时候我们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张占芹说。见过世面又有能力的张占芹回村后总想干点什么,先是买了辆面包车干了2年婚庆,之后又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00年,在养牛经验丰富的娘家哥哥劝说下,张占芹开始尝试养牛。一开始,她投资6万元,养了20头肉牛。“没成想3个月就纯赚了1.2万多元,可把我婆婆高兴坏了,一个劲儿地夸我这个儿媳妇能干。”
“就这样,当年我养了3茬牛,挣了4万多元。此后,不断扩大规模,30头、50头,最后养到100多头。去年还和哥哥成立了溯源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准备扩建2000平方米牛舍,一次性存栏可达500头。”谈起养牛经,张占芹打开了话匣子。
2009年,已经干了一届村妇女主任的张占芹成为狍子沟村党支部书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个人虽然富了,但大多数乡亲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一定要带领全村乡亲过上富裕的日子!”37岁的她在就职演说中许下诺言。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