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回想前半生,贫穷得不堪回首,一个本子满满记满了账单。
常年有病的父母、妻子、大女儿,两个女儿还要上学,生活的重担像大山一样沉重。
为了父母和家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想尽了办法。暑假里,他上山挖柴胡,一个暑假卖几百元都给了父母。一个山民说,上山挖药材非常累,一般人干不了。
最困难的时候,他白天上课,晚上9点半上完晚自习后,骑着自行车去涞源火车站扛活,一整夜装一个车皮,都是沉重的铁块。四点钟回来,睡两个小时,再赶到学校给学生们上早自习,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一年半。就这样,他咬牙维持着家庭走过了经济最艰难的日子。
如今,冉立都快60岁了,他在父母前还像一个孩子。母亲患病拉了裤子,都是他洗,大便一点一点用手指抠。他说,“娘给我收拾了多少大便,她老人家不嫌我脏,我怎么能嫌她?”
冉立老师说,“孝道是一个人的本分,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能对别人好?”
言传身教,36年影响几代学生
周村小学校长王志喜向记者介绍说,冉立老师非常敬业,在全乡都数得着,他每天7点钟就到校了,走得最晚。“我们尽管不是中心小学,尽管他年纪大了,但冉立老师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在全乡都数一数二。冉老师的为人非常好,和气、谦虚,大家都很尊敬他。”
冉立老师的两个女儿后来都上了大学,现在都当了老师。他常说,“我的孩子上大学了,我也得让别人的孩子上大学,就是不够聪明上不了大学的,我也得让他们多识几个字,多懂一些道理。”
早自习他到得最早,晚自习他回家最晚。常常把学习不好的学生带回家免费补课,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学生们很爱上他的课。教学中,他常把做人的教育灌输其中,“我昨天给我爹我娘洗脚了,你们回去也给你们的爹娘洗”、“回家多帮爹娘干点活。”
他常给学生们讲父母的恩情,自己是怎么孝敬父母的,一点一滴,这些做人的基本道德就进入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在他的教育下,班里打架骂人的现象几乎没有发生过。
他班里的冉俊华同学,学习成绩常考第一名。冉俊华说,“冉老师是我最佩服的人,他起早贪黑总想多教我们一点东西。”冉俊华的母亲王燕燕说,“孩子跟着冉老师很懂事,回家抢着干活,还给我们洗脚。他爸爸原来也是冉老师的学生,小时候谁也不怕,就是怕冉老师。其实冉老师也不打他,也不骂他,受冉老师的影响,他爸爸现在对老人非常孝顺,为人很好。”
学生王林辉回家对奶奶说,“我们能跟着冉老师上学,是我们的幸运。”
冉立老师写得一手好书法,他还爱好文学,特别是国学经典。在他与另一位同事的努力下,书法教育成了周村小学的一个特色,他们把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内容与书法相结合,学生、家长都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