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之后
前路更多坎坷
“毕业之后,就不会再有毕业了!”这是刘富伟那部话剧《奋斗》中的一句台词。
在创业的道路上,也许不会再有“毕业”这个词汇,但是创业者们却需要不断地交上自己的答卷。
毕业将满一年,汪磊最为自豪的是,自己的公司已经养得起8名员工了,其中,聘任的市场部经理每月底薪为4000元,此外,校园速递服务中心每月给10名兼职大学生的工资也达到了4000多元。
王磊以公司的司机为例,介绍起了公司人员的工资结构:2000元的底薪、300元饭补,外加市场部的平均奖,以及由司机兼任业务员的大客户部的大客户奖,另外每月还有200元“协议金”。“设置这个协议金,就是为了防止员工流失,如果员工签了一年的协议,结果干6个月就离职了,那员工要返还前6个月1200元的协议金。”汪磊介绍,自己接下该片区快递业务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因为业务量不足,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很大。“校园环境内,相对熟悉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的学生市场,以及学校的支持,使得创业者有如在温床一般。”一位关注者表示,校园创业者在离开校园后,会有一段显著的不适应,如同婴儿断奶,创业者需要挺过这段时期。
刘富伟从2012年9月开始将校园广告牌业务由唐山拓展至石家庄,10个月的时间里,他拿下了3所本科院校6个校区的业务,但这与他的设想还有些距离。“难就难在怎么和这些学校进行沟通,有些学校不把校园小广告当回事,有些学校对于这件事没有具体的主管部门……”他说,过去在唐山市到外校去拓展业务,本校本系的老师都会开封介绍信进行推介,现在只有靠自己打拼了。
从校园走出来之后,创业者的面前,注定要有很多坎坷。“资金是个困难。”刘富伟和汪磊的回答不约而同。
刘富伟介绍,如果资金足够的话,自己的广告牌可以打进所有的专科院校,但现在不敢铺,因为每个校园至少得投入上万元,资金回收又需要时间。
而在汪磊的公司,四把椅子、一张老板桌、一台电脑、两辆厢式货车,基本上都是二手货,他自嘲:“甚至给车换条轮胎都用二手的。”
这样的坎坷未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刘富伟计划今年秋季把在谈的几家本科院校落实下来后,准备继续向其他城市拓展业务。他说:“不仅要把点做好,也要把面打开。”汪磊则计划使校园速递中心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保持微利的情况下,让它成为更多致力于创业的学弟学妹们的锻炼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