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他们对一份“好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相比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更看重技术型工种和企业以后的发展前景。相应的,他们并没有安定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谈不上太高的忠诚度,很多人都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机会。
常山纺织棉一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已经很难招到一位受过教育的新型农民工了,即使招到也留不住。原因是,一是待遇比较低,二是纺织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这些年轻人觉得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年轻人对重工等行业趋之若鹜。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称,重工行业如挖掘机维修等行业,一个入行几年的年轻人就有可能拿到过万元的月薪。
但这种高新职位只是少数,我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决定,大多数企业难以支撑农民工市民化的高成本。就像一些专家指出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将面临城市留不下、农村回不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