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刘易斯拐点”?
石家庄北人集团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该集团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员工来自郊县,没有他们,市里的劳动力需求根本满足不了。而当前,河北省新增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商场、综合体、超市、饭店与日俱增,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作人员。
可眼下,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在提升,且由于计划生育,农村的新青年在减少,适龄出来打工的人更少,当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心态是,出来了干几年挣点钱就回家结婚生子,不再外流。
这位负责人说:“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有限的劳动力被不断扩张的实体争夺,人员短缺是必然。所以当前的情况是人员流动你挡不住,也挡不了。”
记者了解到,农村劳动力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输出,供给能力已经发生变化,正从过剩转向紧缺,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短期性、结构性、局部性现象,而是长期性、根本性矛盾。
当一个国家把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淘干”的时候,就到了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转折点。
有关专家认为,劳动力短缺不会是短期矛盾,是民工工资福利待遇低、农村政策有较大改善、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长三大因素所致。
所以今后,经济未来继续持续增长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都将面临挑战,低成本廉价品低利润主导的发展战略必须尽快转型。
相关链接: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