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亟待统一标准来框范
一个事实不容回避:目前,在智慧城市的通道建设层面,由于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家建设主体分割势力范围,各自为战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业界人士更是直指痛处:“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暂无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国家级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尤其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诸多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长远规划的百年工程。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集中在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项目呈现蜂拥态势,但由于标准的持续缺位,无疑使智慧城市建设的无序状态升级,从而影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
“管道建设上缺乏标准,这对于专注于软件开发的IBM来说更具有威胁。”IBM大中华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经理赵杰解释说,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软件技术具有世界统一标准的适用性,并未被标准约束的中国管道设施能否顺利被IBM应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赵杰进一步解释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很多企业掌握底层管道技术,而靠上的软件开发和智能操作等技术的只掌握在IBM等为数不多的公司手里。“如果不用标准统一,金字塔的底盘会越来越大,恐怕很多管道设施都要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极大地资源浪费。”
缺少标准已经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从概念走向现实的一大障碍。
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的正在进行努力。据了解,今年举行的中国智慧城市年会提出了以智慧准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个维度为一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智慧准备类包含互联网平均速率、智能手机拥有率等18个指标,智慧管理类包含行政审批效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等20余个指标,智慧服务类包含教育服务、社保服务等11个指标。
这只是阶段性的目标。业内专家建议,为了防止智慧城市泡沫化,呼吁一个建立在法律基础上,更具针对性和约束力的标准尽快出台。 文/河北日报记者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