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警方发布电信诈骗特点及案件类型 受骗后应快速止付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3-06-13 22:36:45  责任编辑:金卫卫

河北新闻网6月13日讯(见习记者孔德琳)电信诈骗因其高发性,已几乎成为社会公害。今天记者在石家庄街头随机采访的市民,都表示曾遭遇过电信诈骗,诈骗内容涉及医保卡欠费、法院传票、银行卡异地消费等等。河北省公安厅今天举办的防范打击电信诈骗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电信诈骗的四个突出特点及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了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据介绍,今年以来,河北省已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565起,被骗金额上千万元,电信诈骗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警方提示,一旦发现受骗,应立即采取快速止付的措施。

警方分析,电信诈骗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非接触性,即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高科技成果实施远程犯罪。诈骗分子借助两条渠道实施犯罪,一是通信线路,一是银行网络。与以往诈骗案件的面对面发生不同,这种新型犯罪,骗子骗了谁不知道,受害人被谁骗了也不知道。第二个特点是骗术花样繁多,手段不断翻新。骗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订做,步步设套,令人防不胜防。第三个典型特点是跨区域性。比如公安部去年组织赴境外侦破的“12.03”电信诈骗专案,诈骗的话务窝点设在东南亚的6个国家,提供改号网络平台的窝点设在大陆,取款的窝点则设在台湾,受害人的钱瞬间就被骗到境外提走。第四个趋势特点是犯罪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早期的电信诈骗犯罪,是在团伙内部对人员进行分工,有的施行骗术,有的取款,有的与网络对接。现在这三个分工转化为三个群体,原来取款的转为地下钱庄,原来做技术维护的就成了电路供应商,原来搞骗术的专门成立一个独体,在境外设立窝点,对受害人进行诈骗。三个群体相不见面。同时,每个窝点里的个人都有分工,团伙里面的人员相互之间也不在一起,都是落地在国外各个地方,形成产业化的运作。

相关新闻

“丢准考证”信息多为电信诈骗

2013-06-11 13:58:37

连日来,一些类似高考生丢了准考证“请联系某某”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散播,不少好心人在QQ群、微信群、微博中转发这类“丢失准考证”的消息。随后,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准考证丢失”,同样的信息在重庆、西安、浙江等地多次转发,考生姓名、联系电话、准考证号不变,只是地点由“兰州一中”变成了“西安一中”等,有些信息甚至模糊地名,仅剩下“市一中”“18小学”等。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