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老区、依靠人民
记者:看《我的故乡晋察冀》,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那么,你们在策划创作这部电视剧时,是否也试图呼吁人们关注老区、关心老区并依靠老区人民?
白石:河北的革命老区多,共有132个老区县(市),分属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冀热辽三个革命根据地。其中,晋察冀边区政府就是1938年1月在阜平县成立的。晋察冀边区的生产条件落后,又有日伪威胁,发展生产不易。边区政府通过开展减租减息、建立互助组织、民主选举等手段才得以在艰苦战争环境下发展生产,可以说那是一段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奋斗史。《我的故乡晋察冀》披露了很多史实: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其前身主体之一就是晋察冀银行;如今的《人民日报》,也是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人民日报》合并而成……这些史实有力地说明晋察冀边区老百姓和子弟兵不仅奋勇抗战,而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重要贡献,我们又该如何回报老区人民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但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特殊条件影响,很多老区人民还没有脱贫,还急需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我的故乡晋察冀》是向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致敬之作,它在呼唤人们对老区人民的情意,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心里要时刻装着老区人民,更加关心老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
该剧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老区精神,是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是我们党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燕赵儿女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过去,在艰苦的环境下,取得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这种精神;今天,我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更加需要这种精神。当前,打好四大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在全省吹响,推动河北由大转强的动员令已经发出,河北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已经绘就,全省人民、特别是老区人民更加需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拿出当年打鬼子的劲头去搞发展,去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