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校园里的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驿站”盈利了,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由1个发展到6个。然而,在许法东看来,“这只是我们经营诚信的第一步。”
“如果仅仅出于经济考虑,办‘诚信驿站’还不如做家教。”许法东说,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他对诚信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道德层面。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而现在由于一些无良商人的失信行为,不仅加剧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而且使一些人形成一种惯常的错误思维,好像诚信经营反而成了“冒傻气、不开窍”。之所以坚持把“诚信驿站”办下去,就是想证明给大家看,经营诚信是可行的,我们应该发现诚信的商业价值。
6月4日,在“诚信驿站”的货架上最醒目位置,是一块写着“指数91%”的留言板。“这是昨天的‘诚信指数’,也就是当日实收金额占当日应收金额的百分比。”许法东解释道。每天盘点后,他们还会在百度贴吧石家庄铁道大学吧里公布“诚信指数”。
“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建设。”许法东说,诚信环境的形成,除了对大家的诚信之心必须抱有信任和信心,还需要一个信用体系的保障。他们希望把“诚信驿站”作为观察学校诚信氛围的一个窗口,呼唤和增进大家的诚信意识,让大家看到希望,知所趋附。
“诚信指数”一推出,就在偌大的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园里掀起波澜。有的同学马上跟帖“自首”:“我拿了一根笔,当时没有零钱,过了几天才补上,给铁大的诚信抹黑了。”一次,一位同学跟帖“举报”:“我目睹一位同学拿了面巾纸没有投钱,而且没有进行欠钱留言。”结果几天后,有同学特意留言解释:“裤子口袋小,每次都是投1元钱拿1包面巾纸,第二天再拿一包。结果有人发帖说看见有人不投钱拿东西,我就不敢这么干了,每次都揣两包面巾纸。”原来是一场误会,但“诚信指数”的作用可见一斑。
“现在,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以及西安交大等高校,都有意把‘诚信驿站’加以复制。”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杨博告诉笔者。
对于未来,许法东也有着自己的计划。“明年毕业后,我想先到银行工作,学习建设信用体系的经验。等到时机成熟,从中寻找新的经营诚信的商机。”许法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