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该中心还将实行宽基础、重实践的弹性学制,对15%的优秀生实行8年制本硕博连读,弹性学制,实行允许自由选择、动态调整的双导师制,设立多学科综合实验平台和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基地。
当然,对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来说,“专业师资力量如何,就业前景好不好”等问题可能更实在。而这恰恰是2011计划可以回答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所提供的正是最前沿的专业、最受国家重视的领域和最有就业保障的可能。
教育部对2011计划的解读就是面向“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而目前首批入选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也都是围绕这一点——— 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
以轨道交通为例,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一家组建单位负责人说,轨道交通安全,是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急需研究的课题,“国外对此还有核心技术上的封锁”,特别是7·23动车事故和上海9·28地铁事故之后,整个社会舆论也开始重视起来。
2011计划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协同创新中心在提升学科、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能协同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来。“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攻关大飞机项目?我们不是为了大飞机而大飞机,而是要通过这一科研过程,把材料、设计、加工都带动起来,把人才培养带动起来。”中南大学教授张新明说。
国家的重视,意味着研究经费的增多,自然也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让专业学习有了实打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