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河流安澜 人水和谐——河北省加快构建河道现代管理体系

    清除河道的树障

    河道已成为防洪减灾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兴修水库、整治河道、构筑堤防,初步形成了一个“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减灾工程总体布局。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加之全球性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人水争地矛盾凸显,河道行洪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从防洪减灾体系整体链条看,客观上的“先天不足”和人为“侵占破坏”,导致河道行洪拉响了危险、危急的警报!

    ——从山区到平原洪水来势凶猛,极易形成“小水大灾、重灾”。我省境内河流众多,这些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河流自然形态极其复杂。从总体上讲,除滦河、永定河、滹沱河外,多数河流在山区段比较短,而且坡度比较大,河流出山后与平原之间缺乏过渡带,遇到强降雨过程极易形成流量大、峰值高、来势猛的洪水。我省降雨集中在6、7、8三个月,降水量从燕山、太行山迎风坡向东南平原和坝上地区逐渐递减,区域间差别较大。河流形态、降雨时空分布,决定了滦河、北三河、大清河等6大河系行洪的共有灾发性,客观上给防汛调度增加了难度。

    ——行洪的概念越来越淡化,河道被肆意侵占。众所周知,我省十年九旱,平原地区的大部分河道常年无水,长期干涸,这导致人们对河道行洪的概念越来越淡化,甚至无所顾忌地肆意侵占河道,有的地方在河道内搞开发、建设施,有的在河道内植树造林,有的在河道非法采砂、乱堆乱放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河道行洪能力明显下降,造成洪水流势流态改变,直接威胁河道行洪安全。据水文资料显示,1994年7月,滦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当时滦河泄洪达到8900个流量,洪水下泄比较顺畅。而去年“7·21”暴雨洪水期间,滦河泄洪仅4200多个流量,由于河口滩涂养殖阻碍了洪水下泄,河道两岸堤防岌岌可危。也就是说,不到20年的时间,滦河泄洪能力衰减了一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类不给洪水以出路,到头来也必然断了自己的“生路”,暴雨洪水是天灾,但也是人祸。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孙婷】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