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家庄接受心理疏导的教师数量逐年递增
四类问题使中学教师“心疾”加重
□河北日报记者王敬照
近日,省会某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刘老师十分苦恼,尽管班级成绩一直位于全年级前列,但是她情绪一直很不稳定。“我感觉身体肿胀,持续疲劳、失眠,有时特别兴奋,可有时也特别抑郁,还很容易发火。去医院检查吧,也没啥毛病,只是建议休息。”最后,刘老师只好向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主任马宏伟求助。
“像刘老师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马宏伟告诉记者,自2007年心理维护中心成立以来,接受心理疏导的教师数量逐年递增。“以前一周接待需要疏导的老师也就几个人,现在怎么也得十几个了。”是哪些心理问题困扰着我们的中学教师?如何才能解开老师们的“心结”?
四类问题成中学教师“心疾”
马宏伟介绍,今年3月14日至29日,他们对石家庄市一中、二中、十五中、二十四中以及河北师大附中34位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走访。结果显示,教师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困惑。“高考指挥棒下的教学成绩压力,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宏伟表示,几乎每月一次的考试让老师们倍感压力,而且中学教师的休息时间相对较少,大多老师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有些高三班主任甚至只能休息半天。这样持续的劳累也容易让老师们产生焦虑。
除了教学成绩压力外,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师。已经从教近20年的齐老师,是某中学高一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学生对现代设备的‘潮’与流行语言的使用,常常让我不明所以,还被学生笑话‘OUT’。”齐老师表示,“我非常痛苦,对自己的教学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连辞职的想法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