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财政收入较少等因素制约,同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面临着引进人才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为此,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挥乡土优势,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如果仅靠引进专家来指导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生活,不仅投资巨大,而且由于专家较少,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启动“村均十名土秀才”工程,以村为单位,通过聘请农技专家,对那些愿意学、能学懂的村带头人开展培训,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使每个村都有一些有知识、懂技术的“明白人”。这样,村民在有问题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而对于这些乡土人才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也很少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二是情感和事业双管齐下,吸引留住人才。针对目前大中专毕业生逐渐增多,年轻人想成家立业的愿望日益迫切的现实,可以推出相关措施:凡本县籍的高校毕业生,只要达到用人单位的学历和专业需求,除本人享受与本县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的条件外,还可以为其配偶安排工作。通过此项措施,可以吸引高学历人才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服务经济社会水平。建立人才信息库,将不同种类的人才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主体进行不同的培训,以达到人才素质再提升的目的。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探索实施培训课程“菜单制”。强化职业继续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式教育,对各类人才开展灵活多样的职前、职后和转岗培训。鼓励各类人才在职学习,攻读更高学历,参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培训。
四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设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将每年10月确定为人才工作宣传月,对各行业选树的人才典型进行表彰,并通过发放传单、制作电视宣传片等形式对人才大力宣传。改变以往“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加大公选和竞聘上岗制度,激发更多人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