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常虹)4月23日,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内,总投资19亿元的正大综合食品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框架建设。“购置世界一流生产设备,年底前具备试生产条件。”企业一位项目建设负责人说。采用多项国际一流造桥技术建造的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也正在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内如火如荼推进。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显示,一季度,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等全市9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3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75.26亿元,分别占到了全市的84%和79%。
开放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全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完成出口5.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65%和83%。投资各开发区的世界500强企业32家,占到全市比重的90%。承载能力不断增强,1到3月份,全市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7亿元,同比增长21.95%。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8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27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各开发区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实做足产业链,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提升重大装备制造、粮油深加工产业优势,以数字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北戴河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桥梁钢构、肉食品深加工产业独具优势;抚宁经济开发区朝着打造环渤海地区最大规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目标迈进;海港经济开发区在临港物流、玻璃生产及深加工方面基础好、发展快。
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目前,全市66家高新技术企业有56家出自于全市各经济开发区,全国驰名商标我市共有8件,其中7件来自各经济开发区。为破解资金瓶颈,昌黎工业园采用政府主导下由企业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缓解基础设施政府投入不足矛盾。青龙、卢龙经济开发区实行“区镇一体”管理模式,卓有成效地提高开发区建设管理工作效率。
统计显示,1到3月份,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5.96亿元,同比增长20.45%。昌黎、抚宁、北戴河、海港等省级开发区对县(区)域经济的贡献率都超过50%。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市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