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米长的尾矿渣蔬菜大棚。 王幸子 摄
2011年初夏,张学东到外地参观农业设施菜,引进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同年11月,承德市农广校在滦平县大屯乡兴洲村农业示范园区搭建了4座塑料大棚,开始了日光温室尾矿渣无土栽培的试验示范研究。研究员把经检测后汞、砷、铅、铬、镉等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的尾矿渣,与草炭土按比例混合,再添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氮、磷、钾充分搅拌均匀,将筛出的大颗粒炉渣或尾矿渣铺在最底层,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编织袋,再将混匀的基质料填于槽内。
张学东说,“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系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物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
2012年春节前,第一批采用尾矿渣无土栽培方式生长的果实成熟了。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单纯的尾矿渣无土栽培方式还存在着通透性、持水性不强的弱点。为提高蔬菜的通透性和持水性,2012年10月,承德市农广校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合作,引进了该所研制的优质肥料和栽培技术,在大石庙镇双庙村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蔬菜示范日光温室,第二次进行尾矿渣槽式无土栽培、叶菜立体无土栽培等模式的试验研究。
“以尾矿渣为基质,加入蛭石、珍珠岩、有机肥、草碳土等物质,按比例混合形成最佳‘组合’的方式在原无土栽培模式与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记者在实验大棚看到,2米多高西红柿秧的根部,一个个“栽培槽”里装满了颗粒状、松软的黑色基质,西红柿、青椒、黄瓜、尖椒秧翠绿翠绿的充满生机。记者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西红柿咬上一口,感觉汤汁丰富、柔软、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