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 梁晓波 实习生 崇海林 文/图
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平山县三汲乡古中山国遗址的一级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造型精美,结构巧妙。国宝出土30多年后,正定县的两位普通农民,69岁的孙国珍和53岁的刘书国,历经13年尝试,投入资金80万元,终于成功复制了这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件复制品虽在工艺和细节方面仍有待改进,但能制作成功实属不易。
正定县两农民复制青铜瑰宝
1975年至1979年,在考古工作者对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墓葬的发掘过程中,出土大量文物,一级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就是其中之一。“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方案下部有两牡两牝4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龙身蟠环纠结,四面各有一凤;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出土以后,一直保存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很少对外公开展出。国家文物局也对其非常重视,规定任何单位不准对其翻模复制。为了能让更多人有缘一睹这件青铜瑰宝,曾有文物部门打算利用其他手段复制这件文物,终因工艺太复杂而无法完成。
这件国宝出土30多年后,正定的两位普通农民孙国珍和刘书国,经过自己的摸索,终于制成一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复制品。而为了复制这件国宝,他们经历了13年尝试,投入资金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