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支撑,提高对接能力
在完善扶持政策的同时,提高对接能力也尤为重要。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支持对接。近两年,河北省充分利用省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谋划建设农超对接项目,拉动投资4.1亿元。
“农超对接”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接主体实力,因此河北省坚持以培育主体为重点支持对接,择优扶强,真正把有实力、信誉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纳入农超对接工程,重点培育北人集团等10家销售额20亿元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
以加强培训为手段支持对接。河北省利用廊坊农交会、农超对接进万村活动以及全省农超对接洽谈会等时机,加强对大型连锁超市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推动农超对接上水平。
为更好地使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河北省每年在省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500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其中农超对接项目资金2000万元。同时有条件的设区市也拿出专项资金与省资金配套,例如石家庄市今年被列为农超对接试点城市后,市政府安排了1000万元专项配套资金。
做好服务,提升对接水平
为了保障农民利益,河北省“农超对接”的连锁超市降低对接门槛,主动让利于农民。目前全省所有参与“农超对接”的超市都对对接的农产品采取了特殊政策,不设“进店费”、最低销售控制等“门槛”,结算周期也基本都控制在7天以内。
针对近来河北省局部地区出现蔬菜丰产滞销的现象,河北省鼓励超市企业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生产,并且对各对接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机制,引导农超双方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真正实现订单农业。譬如,美食林集团与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指定了土豆、山药等30余种菜品的种植面积,实现了订单农业。
食品质量安全始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推进“农超对接”的过程中,河北省还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坚持自行检测与社会抽检相结合,完善蔬菜、鲜肉等农产品安全检测,并加强对接基地农产品检验室或配套速检设备建设。在与合作社对接以及自建基地中,严格质量标准,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保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让群众吃上放心果菜。□河北日报记者 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