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享顺的牺牲证明。证明中的姓名实为“张享顺”应为“张景顺”。
《83份八路军牺牲证明尘封74年》
今年1月,山西左权县农民高乃文在桐峪镇莲花岩崖居山洞里无意中发现了83份八路军牺牲证明,83位英雄中有32位为河北籍。2月21日,本报与北京晚报、牛城晚报联合发起“让英雄回家”行动,希望英魂能早日回归故里。
在83位八路军伤病员中,有9位为河北邢台籍。昨日,记者从牛城晚报获悉,其中一位名叫张享顺的英雄,身份初步确认。根据邢台县中坚固村张琼女士提供的相关信息,牛城晚报记者综合多方专家意见,初步确认张琼女士的大伯张景顺便是被牺牲证明上整理为“张享顺”的英雄。
本报记者 张静雯 尚燕华
联合牛城晚报记者周潇潇 报道
邢台市民来电寻亲人
2月27日下午4时许,牛城晚报记者接到一位名叫张琼的女士打来的电话:“记者同志,我想问问9名牺牲英雄当中来自沙河的张享顺的情况……”张琼说,她有一位大伯,名叫张景顺,十六七岁瞒着家人参军后,从此再无音信。
据张琼介绍说,她老家原属于沙河县渡口乡窑挡村,后来地域划分合并,该村被划分到邢台县,村名改叫中坚固村。
“年龄、籍贯等信息基本吻合,就是名字的中间一字不同。”听到张琼如是说,电话这端,记者颇为兴奋,连日来为英雄寻亲的种种不顺全抛之脑后。
电话里,张琼与记者约好次日来报社看看张享顺的牺牲证明影印件。
影印件她看了又看
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在牛城晚报编辑部,张琼从记者的电脑中看到了张享顺的牺牲证明影印件,张琼与丈夫看了又看。
“‘享’字的下面是‘子’,怎么看着这份影印件上下面像是‘小’字?‘享’字会不会是‘京’字呢?”在看了又看之后,张琼和丈夫质疑时伴着惊喜,“大伯叫张景顺,如果是‘京’字,最起码音相同。”
“患者病史已有二月余了,才送到本院。他的身体非常衰弱,大便失禁,脉搏细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张琼目光锁定在死亡原因一栏,身为医生的她一字一字地辨认着,并缓慢地读了出来。
“如果这张牺牲证明确实是我大伯的,那么,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最起码对我们的家人也是个安慰。”张琼感叹之余用所带相机将牺牲证明拍摄下来。
老母想儿念念不忘
张琼说,她已故父亲名叫张景恕,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曾听父亲说,他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其中大哥送人了,二哥名叫‘张景顺’。”张琼告诉记者,如今,父亲兄妹五人均已离世,她这一辈儿最年长的就是大姑家的表姐骞爱芹。
当日中午,牛城晚报记者联系上了已是67岁的骞爱芹。电话里,骞爱芹说,她两三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后来便一直跟着姥姥生活。
“小时候经常听姥姥念叨,说我有个舅舅出去当兵,一直没有音信。姥姥一直盼着他回家,直到1958年,家人找到有关部门询问后,乡里才给了一张证书。”骞爱芹清楚地记着,因思念爱子,姥姥经常伤心得一个人偷偷跑到村外的地头哭。
据骞爱芹回忆,姥姥因想儿子,天天念叨着儿子的小名“同顺”(音),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我十几岁时,姥姥就去世了。姥姥一直惦记着舅舅,这成了她老人家的心病。”骞爱芹说。
当日,张琼的哥哥还联系了村里同是“景”字辈的老人。如今,村里仍有一位80多岁老人记得比自己年长的张景顺当年是跟着八路军走了。
“享”字应是“京”字
那么,在这张牺牲证明中,姓名中间这个字究竟是“享”还是“京”?昨日下午,牛城晚报记者委托邢台市一权威文字鉴定专家对牺牲证明影印件进行了鉴定。
一个多小时后,该专家处反馈回消息:“在这张牺牲证明影印件中,姓名中间这个原认为是‘享’字的应该是‘京’字。”同时,该文字鉴定专家进一步指出,另一位牺牲英雄“张富门”姓名中最后一字从写法上认定应该是“国”字。
“景”字或被写成“京”
来自邢台市的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陈玉明表示,从音韵学角度来讲,如果名叫张景顺,通过当事人口述,被他人记录成张京顺的可能性也很大。
陈玉明解释,邢台南部地区不少发音和河南洛阳一带相似,同属于中州音韵区。中州音韵区与北京普通话发音的不同之处为:个别为三声的字会读为平声。
随后,就“景”字的发音,记者连线多名当地人,让他们用家乡话读“景”字。记者发现,确实如同陈玉明所说,在他们口中“景(jǐng)”被读成“(jīng)”。
邢台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刘顺超也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户籍登记不是很规范。“在登记时,不少姓名可能会用谐音字,有的字在书写时会简化改写,有的可能仅凭音读写就。”
综合专家多方意见,初步确认张琼女士的大伯张景顺便是被整理为“张享顺”的英雄。牛城晚报记者说,他们还会继续为牺牲证明上剩余的8位邢台籍英雄寻找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