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求职者正在浏览招聘信息。陈腾飞摄
关注生活中的各种“难”·探访“招工难”(中)
招工者说:企业转型不重体力重技术
阅读提示
对“招工难”有着深刻体会的是用工企业。
求职者不断推高的待遇指数带来的成本压力,“人口红利”转变所引发的劳动力结构改变,以及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各方抢夺产业工人带来的竞争,多方因素叠加下的“招工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大考。
在招工者眼里,似乎已成为常态的“用工荒”,其实充满了诸多变数。
1 为转型,中小企业苦寻技工
“100元一天,不需要工作经验!”2月25日上午,在河北省人才市场举行的一场名为“英才世界”的大型招聘会上,来自定州市龙瑞汽车钣焊涂装有限公司的李先生和柴女士不停地吆喝着。
今年,该公司新进的两条汽车生产线投产,需要增补300多名员工,而这一大批新增劳动力从何而来?这可愁坏了两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有师傅教你!”“带亲戚朋友来吧,上下班有个伴儿!”面对一个个前来咨询的求职者,两位负责人表现出招人的急切。
但大多数求职者只是凑过来看一看,扭头就走了。“在定州啊,太远了!”
记者看到,三个小时下来,仅有11名招聘者登记了联系方式。“我们原本需要钣金、焊接专业的技校毕业生,为了弥补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劣势,我们不仅提高了工资待遇,还放宽了专业要求,但还是没有人愿意来。”李先生难掩苦闷。
李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成立近十年来一直在扩大生产规模。前些年,一旦出现用人缺口,周边原本务农的富余劳动力就可以补缺,但这两年,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了,设备也越来越大型化、专业化,原来那些农民工已不能胜任这些岗位,就需要引进大量技术型工人。
为此,该公司两年前开始尝试走进城市,参加大型招聘会,不过结果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样的境遇,河北金怡化纤有限公司的杨会巧也不陌生。“公司规定新进员工必须是技校毕业生,已经不再像前些年那样招当地的农民工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杨会巧告诉记者,像金怡这样位于县域的中小型企业,在人才市场很难招来人,只能靠与技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固定引进一批劳动力,缓解用工紧张。
分析企业招人难的原因,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提到,一方面,近年来,我省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不断扩规模,上档次,尤其是地处乡镇的一大批制造型企业发展迅猛,本地农民工群体已经远远达不到它们的用人要求,亟需面向人才市场寻找有专业技术的蓝领工人;另一方面,近年来,从技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并没有呈现增长态势,“饼还是那么大,分吃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其实,紧俏的不仅是流水线上的一线操作工。地处宁晋的河北旭宝制衣有限公司也在为招几名服装设计师伤脑筋。“公司成立十年了,以前没有自己的品牌,款式都是抄来抄去。现在品牌打出去了,每年至少要推出400种新款式,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谋求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没有几名具有专业水准的服装设计师可不行。”公司总经理郭先生说。
虽然没有制约吸纳技术人员的地理位置因素,但地处省会市区的河北汉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却有另外的苦衷。
公司副总经理黄女士说:“一年前,公司新进了一批大型机械,开始招了几批工人,可刚培训完就跳走了。”因此,黄女士决定,今年只招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工,“刚刚有一名31岁的技术工人来应聘,哪怕一个月给5000块也要留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