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找什么工作?”
“在本地工作,很方便。”
在河北蓝鸟家具有限公司招聘现场,一位黑色皮肤的外国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与应聘者打着招呼。他叫阿木三鹿,来自埃塞俄比亚,目前在蓝鸟家具赞皇分公司工作。阿木三鹿说,他准备招聘30名技术工人,能够提供较好的免费食宿等福利待遇。
每月保底工资不低于1500元,干满一年后保底工资2000元,熟练工可达到3000—3500元,每月20—25日发放工资,免费提供食宿……石家庄常山明荣家纺有限公司厂长杨福明说,除了发放招工简章,他们还向每个招聘人员提供厂区的现场照片,以增加“工作环境优越”的说服力。
求职者货比三家,看“钱景”更看“前景”
一方面企业招聘急得团团转,另一方面应聘者求职时往往“货比三家”,并不着急与用工单位签约。“工资怎么着也要在3000元左右,企业环境要好。”这是赞皇县东王俄村的90后肖静浦开出的条件。
同为90后的张亚惠则看重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够提升自己。她准备多转转,希望找的工作能提供全面的岗前培训,让自己多学点东西。
与“钱景”相比,求职者更看重“前景”。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民工找工作更喜欢“挑挑拣拣”,看行情再定。许多人除了薪资外,更关注假期、补贴、食宿环境等多种福利是否到位,还有就是在工种选择上,更青睐管理类和技术类等“体面”的职位。
“不太理解为何许多人宁愿坐办公室,也不愿从事营销等工作,其实越是看起来辛苦的工作,越能锻炼人,越能更快成长。”河北旺四方农业集团总经办主任张丽表示,因为工种、专业不对口、期望值过高等因素,农民工求职者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局面。她认为,对求职者来说,无论是去外地打工还是本地就业,让自己发挥一技之长、展现各种才能,获得最好的薪酬才是根本。河北日报记者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