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春节将至,各保洁、家政公司都忙得热火朝天。就在保洁大军中,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都是“90后”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利用寒假时间兼职做保洁,现在已经有14位固定成员,除了沧州本地人,还有来自邢台、湖南等地在沧上学的小伙儿。
他们是个性十足的“90后”,常常被冠以自我、叛逆、非主流等标签,但在这群做保洁的大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属于年轻人的开朗阳光、稳重踏实。
先斩后奏干起保洁
1990年出生的韩志豪去年毕业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接触保洁行业前,他在宝马4S店做汽车销售,每个月收入也有几千元。
“收入是还不错,但终归是给别人打工,不自由。”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志豪听说专业家电清洗服务公司在沧州市场还是个空白,于是,他毅然辞掉工作,准备开一家这样的公司。
但他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韩志豪的父母做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差,他们希望孩子有个稳定的工作,更何况,娇生惯养的独生子,怎么吃得了那份苦!
韩志豪却“先斩后奏”,他决定先去各地考察市场,偷偷买好了去邢台的车票。“坐最慢的车,住车站附近20元一晚的小旅馆。”那一幕,至今都记忆犹新。
第一次是考察,第二次就是去学习技术买设备了。“春节前家电清洗还不是旺季,那就先从保洁做起吧!”韩志豪说。
因为年轻观念新,营销手段自然也“潮”——“窝窝团”、“12349便民服务热线”、群发短信、各小区的业主论坛是他们主要的广告发布区域,同样,“招兵买马”也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很快集结了14个人,开始培训、上岗。
“要独立”是他们的共识
刘志璞是河北工专土木工程系的大三学生,也是班长,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饭店服务生、临促、保洁员我都做过。”看上去刘志璞干净斯文又略显稚气,但说起话来却很有礼貌。
“有时候也觉得挺累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想,明年说什么也不干了,可今年韩志豪这一招呼,又干上了。”刘志璞手里拿着抹布,边说边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掌。
记者看到,他略显稚嫩的双手此时已经被污垢浸得发黑,手指也有红肿的冻伤,与干净的脸庞极不相称。“没事儿的,过些日子就好了。”他笑着说。
“最多的一天接了一百多个电话,14个人一天干了9家活儿,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忙活到晚上十点多。午饭基本都是一包方便面。”这是他们通常的工作节奏,每人每天的收入一般在70元至100元。
张宇家在邢台,是河北工专大二的学生,除去学杂费,父母给了他半年的生活费5000元,他只动用了1000元,其他的花费都是兼职赚来的,这个寒假的收入,他要给家人准备些礼物;刘志璞的父亲是教师,母亲做点小买卖,家境也不错,“花自己赚得钱更踏实,可以买些小‘奢侈品’。”刘志璞所谓的小奢侈品其实就是打算给家里添点年货,给父母、姐姐和女友准备心仪的新年礼物。
在磨炼中慢慢成长
“这群孩子真不错!”刘女士是沧州师院的一位老师,当得知这几个在他家擦洗玻璃和厨卫的保洁都是“90后”时,刘女士赞不绝口,“孩子们干活认真仔细,说话风趣幽默有礼貌,做事踏实稳重不浮躁,我真是打心眼里喜欢。我会在新学期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鼓励孩子们像他们学习,多多参与社会实践。”
看到上门做保洁的是群“孩子”,多数的雇主会比较包容,“有些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干活,就很心疼,不忍心。我们很感激,但也会更仔细地干活,我们不是‘求同情’的,我们是‘求独立’的。”
因为经验不足,他们也常常会出点“岔子”。
“刚开始出去干活都是打车来回,回来一算账,赚得还没花得多。”韩志豪毫不掩饰地回忆起那段“手忙脚乱”的日子:电话太多,偶尔会漏掉一个没记下来,耽误了活儿;有次傍晚擦窗,工具里面进了小沙子没看清划到了窗户,赔了400块;有的雇主瞒报房屋面积,干了大半天少收了钱……
因为自知经验不足,他们把价格定得很低,干活也格外小心翼翼。“也有雇主会嫌我们年轻,嫌我们干活慢,我们确实经验不足,但我们会更加认真仔细地干活,希望大家能给我们点时间,多些包容。”韩志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