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可杜光华从不这样想。在杜光华店里打过工的年轻人,好几个如今都成了他的同行,自己做起了老板。
“他觉得,单枪匹马做不大买卖,咱河北丝网要在外地立住脚,得靠大家。”穆迁宁告诉记者,杜光华对员工从不“藏着掖着”,不仅尽己所能地教他们做生意,更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他要我们多学点技术、多长点本事,有钱大家一起挣。”
安平县徐张屯村的韩大康,年纪和杜光华不相上下。他曾跟着杜光华在永康近5年,后来因为结婚,才回了安平老家。前两年,杜光华春节回家看见韩大康,还劝他自己办厂,专门生产当时在建筑、矿山、养殖等行业比较好销的轧花网。
“没客户,我做出来,卖给谁啊?”韩大康问。
“没人要,你给我,我负责给你卖!”
“买设备,我的钱不够。”韩大康有点发愁。“你算算差多少,剩下的我给你添。”
韩大康的丝网厂开张投产,没有买原料的资金,就给在永康的杜光华打电话求援。“你先到我厂里借钱,进了料,做成网,啥时候卖出去,啥时候再还。”电话里,杜光华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韩大康已成为安平小有名气的丝网厂老板。说起杜光华,这个七尺男儿几度哽咽:“这么多年,我跟着他学做生意,也跟着他学做人。”“去年我学开车,学费都是哥给我掏的。他说,只要是有用的正经本事,我想学啥他都给掏学费。”翻开自己的驾驶执照,穆迁宁又想起杜光华常说的那句话:“哥支持你们单干,欢迎以后来跟我竞争。”
得知记者来自杜光华的家乡,五金城里同样经营丝网的两位老板杜桐、吴晓光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在五金城,杜老板的丝网生意是做得最好的。虽然大家是竞争对手,但只要谁家缺货,他从来二话不说,立马送货应急,并且不赚差价。杜老板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河北人,诚信、热心、仗义!”
杜光华走了,可他店里的生意没有停。在杜光华的父亲和妻子回安平老家料理丧事的那些天里,杜光华的员工们感念他的仗义,依然守在店里,流着泪替他们的好老板、好大哥看摊……
【责任编辑:赵耀光】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