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沿海地区是东北亚和澳大利西亚之间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能量补给站,每年迁徙经过这里的鸟类达300多种,百万余只,部分候鸟还在这里越冬或繁殖。从2001年春天起,具有专业背景的孟德荣就开始了对这些鸟类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城市高层建筑、亮化工程以及人为捕杀等,使鸟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让爱鸟的他心痛不已。“对鸟类的救护,是对破坏鸟类生存环境等不当行为的一种补偿。”2003年,他开始致力于鸟类保护。那年,他筹建了鸟类在沧州落脚的驿站。驿站是建在大运河边的一间简陋的小平房,连电话都装不起。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几年来,孟德荣还是利用业余时间,探访了沧州每一处候鸟落过脚的地方。为了救护鸟儿,他曾在严冬陷进冰冷的滨海滩涂,也曾被苍鹰的利爪抓透手背,但依然乐此不疲。
为了让伤病的鸟儿有一个疗养的基地,他多方奔走呼吁。2003年4月,在当地林业部门、沧州师范学院等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集自然考察、鸟类救护、环保教育于一体的“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几年来,孟德荣拿出自己工资的大半部分,为鸟儿买肉买粮,支付放生鸟类的交通费用,扩建鸟舍,努力不让伤病鸟儿缺医少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不少学生纷纷参与到中心救护伤病鸟儿的活动中,成了爱鸟护鸟志愿者。
每年暑假,孟德荣都带领学生开展以鸟类为主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他还经常通过科普展览、座谈会等形式,宣传爱鸟护鸟和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2012年,他又与海兴湿地有关人员合作,创建了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科普展室。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护鸟爱鸟的行列
保护鸟类,关爱鸟类,光靠一个人努力不行。近年来,沧州市不少农民、工人、学生、政府职员及媒体记者也都加入到护鸟爱鸟的队伍中。
许多民间爱鸟志愿者发现伤病鸟后,就会给他打去求助电话,他的手机号渐渐成了沧州的“爱鸟护鸟热线”。在笔者采访过程中,孟德荣的手机响个不停。电话大多是沧州市所辖市县打来的,有的说是捡到了一只鸟,不知道如何放生;有的则是在某地发现了受伤的动物,向他咨询该怎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