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
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数次被人问起幸福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美丽中国、幸福生活将会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本报即日起将推出系列报道——“幸福在路上”,听一听普通市民讲述他们的幸福故事。
记者将深入社区、村镇,走进寻常百姓家,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挖掘他们身上的不平凡故事,记录他们的幸福生活,与广大读者分享他们的感动与喜悦。如果您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妨与我们联系,晒一晒您的幸福生活。本报记者于艳玲摄影范文艳
沧县姚官屯乡姚官屯村吉庆学校六年级语文老师李玉红,今年已经54岁了,即将退休。从教30多年的她,白天在校园中教的是孩童,晚上带领上百村民在村里跳健身舞、经络操。19日,记者来到村小学采访李玉红,她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俺们村也跟市里人一样,每天晚上都来跳舞、健身,哪天不跳浑身都觉得不舒服。”她的舞蹈队员们则纷纷称赞:“她自己给俺们买的音响,义务教大家伙儿跳舞,真不赖!不管男女老少都来学,多的时候每天都有200多人呢。”曾经爱好文艺的她总盼着过年
虽然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在李玉红老师的身上,记者看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青春气息:轻微的卷发染上了些许栗色,满是笑意的脸上化着不经意都看不出来的淡妆,纯朴的语言中透着对自己生活的高兴与满足。
“过去,村里人整年都忙着地里那点活儿,只有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请个外边儿的文艺队、秧歌队来村里表演,一听见锣鼓家伙儿响,心里边就跟着痒痒。所以,那时候总是盼着年节,到时候就能看看人家的表演,过过瘾。人家一走,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李玉红说起曾经村里文化娱乐生活的少之又少,她说自己一直记忆犹新。而当了教师后,每年的儿童节也成了她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她会给学生们编排节目,让孩子们享受文艺带来的乐趣。
就因为如此,现在,能够带领大伙儿跳舞,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成了她现在最幸福的事。如今一天不跳就浑身不舒坦
2011年5月,李玉红就着手准备自己带“学生”,教村民们跳舞了。自费买来了音响,从家里电脑上下载了广场舞的视频,“狂学”了一阵子之后,她就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开始“上课”了。
从每天晚上7点左右一直跳到9点,先是教年岁大些的村民经络操,然后就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广场舞。开始有的男村民还不好意思,认为这不是老爷们儿该干的事,就站在旁边看。后来,不知是被动感的音乐吸引,还是没挡住大家伙儿的热情,也都跳进了舞池子。这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有的男村民比女村民还“好癖儿”。一个徐姓村民家里盖房子,新房子盖成后还需要填土、拾掇屋子,可是他每天晚上只要到了跳舞的时间点儿,什么活都得放下,跳完了再回去干,哪怕得干到11点,跳舞的时间也不舍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