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二:做大县城助推城市化
“做大县城及县城经济”是社科院在其报告中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报告》认为,我省大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育并没有和县城发展结合起来,集群分布往往在远离县城的乡镇兴起,而县城附近缺少规划超前的中大型园区,无法带动县城经济发展,也无法改变县城落后的面貌。
基于此,课题组建议,县域政府需要抓好的是:一是拉大县城区框架,条件成熟的县可规划布局“新城”。二是在新城内或城郊规划建设一批“清洁环保”型产业园区,带动县域人口向县城集中,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城市化发展动力。三是在特色产业集群实力雄厚的乡镇,打造“小县城”,为日后在城市化进程中“脱颖而出”者铺好道路。
对策三:发展园区经济
园区经济是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报告》对于我省县域园区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报告》认为,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还处于第一代集群面貌和发展状态中,江浙的块状集群在初始时期也是这个样子,产业安排尚处在自发形成的状态。后来,通过大规模的“入园进区”运动,对集群进行了规划和提升,促成产业集群向第二代集群面貌发展。《报告》指出,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是就地划定园区,提供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促其规范,提升政府服务。二是在原有集群附近另立新园,引导原有企业入驻,吸引新生企业进园。三是尽可能多地谋划一些中、大型产业园区。与近邻省份相比,我省的中大型园区数量太少。
对策四:扫除机制障碍
从我省大的区域看,主要县域产业集群发育往往在县域的“边界区”。比如,近几年来白沟和庞口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经验也是在行政管理的薄弱区——— “边界区”,“边界经济”的崛起说明了远离行政管理中心经济就好“活”的事实。表明了我们的体制机制方面还是管得太多,服务得太少。
对此,《报告》建议,这是需要我们政府部门:一是学习先进经验,去周边地区调研,看看别人的县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怎样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我们的差距在哪。不仅仅是让企业搞“对标”,政府管理部门的“对标”应走在企业的前头。二是认真梳理行政、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体制的障碍与问题,市县可以解决的要“一揽子”解决好,需要省放权解决的,应谋划出综合配套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区域平台和载体,促成省“一揽子”解决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