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加快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图为康喜公司生产场景。
阅读提示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威县,正体验着发展环境改善带来的发展效应。
统计数字显示,短短两年时间里,威县累计签约引进项目371个,协议引进资金328.3亿元。来自省商务厅的信息表明,该县引进项目、资金总量在全省县、市(区)中名列前茅。
从一个穷县变身项目引进大县,威县的发展环境之变背后的推动力量到底是什么?投资者眼里的威县又是一个怎样的模样?
守承诺,答应给企业提供的服务就要兑现
“2010年他到威县考察,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打算在这里投资。”深圳艾德公司董事长张海对记者坦言,这里没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也没什么自然资源禀赋,工业基础薄弱,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倒数,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县。
但很快,一件事情改变了张海的想法。一天夜里11时许,张海一行人经过县政府大楼,看到不少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他好奇地走上楼,看到县领导正在开会,研究的就是有关项目落地的问题。这个小小的场景让他读到了威县人务实的一面,也感受到了当地加快发展的内心诉求。他当即拍板,把总投资33.6亿元的LED项目建在威县。
项目审批、用地指标争取、协调用工……随着当地政府各项服务承诺的一一兑现,张海感觉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2011年9月,艾德公司LED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建设周期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了三分之一。“威县的引资,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答应给企业提供的服务条件,就一定要兑现,这样企业才放心,项目才能来。企业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县委书记段小勇说。
依靠对承诺的实打实兑现,威县吸引了一批大企业、好项目。比如,有全国民企500强万事利,美国上市公司东方纸业,全球十大鞋业制造商兴昂国际集团,深圳康喜电子……威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构建起可以立县的新产业体系。
河北路坤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坤刚说,公司投资5.5亿元,在当地建设了年产5000辆太阳能电动道路清洁车项目,短短1年半时间,就生产出了样车。“在很多地方,没有两三年根本做不到,因为很多时间都花费在跑手续等繁琐环节上了,而威县给我们承诺帮办的事项都提前办完了,大大节约了我们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