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集聚区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催化剂”“孵化器”“助推器”的作用。各地借鉴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大手笔谋划、大气魄运作、大力度推进,积极培育成长性好、发展空间大、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产业由“小、散、单一”的发展模式向园区化、基地化转变。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山海关古城文化产业园、唐山中国矿业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园、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增长极,全省文化产业呈现点上开花、面上突破、整体跃升的生动局面。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各地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转化和双向改造,鼓励出版产业向数字化转变;注重用高新技术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网游、动漫等新兴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邯郸汉字动漫产业园、石家庄动漫大厦、廊坊国华影视基地等文化科技项目,在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文博会和杭州国际动漫节上,受到众多知名文化投资商的青睐,达成一批投资意向,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
“开天辟地”,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活力激发
文化最需要创新,改革最需要突破。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文化单位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运作,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努力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先河、辟新路,改革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
在旗帜和道路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在体制和机制上,需要敢破敢立、增添动力、释放活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原则,成立了省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正式履行省级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全面完成文、广、新三局合一,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现广播、电视两台合并;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和各市广播电视台全部完成制播分离;整合广电网络传输机构,形成全省“一张网”;各级党报党刊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提前两年基本完成了中央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
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政策的配套支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文化单位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目前,全省169家出版发行单位、223家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单位、92家文艺院团、1家新闻网站全部完成了转企改制。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我省以及11个设区市全部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获奖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根据中央部署,我省第一批44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于今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提前1个月完成改革任务,走在全国前列,第二批体制改革工作也全面启动。出版集团、文艺院团、影视制作发行放映单位改革深入推进,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股改上市和河北演艺集团、河北影视集团组建工作抓紧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实施,调动了文化单位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焕发了文化单位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活力。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