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肥乡农家女李国琴与她的“养老院”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李运强)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几位老人在假山映影间休闲地散步、娱乐、聊天……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李国琴计划投巨资建设“国琴爱心安康园”的鸟瞰图。9月28日,记者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肥乡县南街村农家妇女李国琴家里采访时,她拿出设计好的未来规划图,描绘出一副颐享幸福的美好愿景。

  偶然之事,让她下定决心建个“养老院”

  李国琴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20年如一日,用博大的爱心照顾生母、婆母、丈夫前妻的母亲、继婆母4位老人,且将一双非亲生儿女抚养成人,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近年来,她先后荣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爱心妈妈、十佳文明母亲等。2010年3月,李国琴自筹资金30万元办起养老院,接收37位孤寡残疾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安心享受晚年,并免费收留了7名孤困儿童。

  “我早就想办个养老院。”李国琴说,她2007年就萌生了建个养老院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办成。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使她下定决心要建起养老院。

  2010年,肥乡县前黄寨村72岁的殷东杜老人到李国琴的杂粮店里买东西,老人翻遍口袋,只有皱巴巴的1块多钱。她问老人家平时怎么生活,老大爷颤巍巍地说自己无儿无女,是个孤老头子,平常在家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办个养老院。”李国琴说,看到老大爷生活凄惨,她很心酸,不仅没有要老人家一分钱,还免费送给老人3斤挂面、4斤豇豆和5斤鸡蛋,感动得老人两眼落泪,紧紧抓住李国琴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

  2008年,一名社会热心人士自费办起一家民间养老院,终因入不敷出,养老院经营陷入窘境。去年3月15日,李国琴与另外两名志愿者一起接收了这家养老院,取名“天福安养院”,由李国琴来当院长,意寓老人“天天幸福安康之意”。

  社会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从接手养老院后,李国琴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养老院的老人身上。她把家里几十年靠卖杂粮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与另外两个志愿者殷长京、王建民共同筹资30万元重新租赁了场地,购置轮椅、床铺和保健器材,免费供农村孤寡、贫困老人入住。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她聘请了8位有专业护理资格的护理人员,精心制定膳食标准,老人们一日三餐,有鸡蛋、有牛奶、有肉类、有蔬菜,样式齐全,营养丰富。白落堡村74岁的杨运财激动地说“我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都是托国琴的福啊!”

  李国琴的善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参与。县妇联和一些爱心企业家经常带着慰问品来看望慰问老人;每周六肥乡镇的文艺队都会给老人们送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周日经常会有十几位社会爱心人士来养老院义务为老人洗脸、洗脚、换洗衣物、打扫卫生……

  家人支持,孩子们表示愿意接班继续干

  李国琴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1992年,嫁给了中年丧妻、家境贫寒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晁学斌后,夫妻两人共同经营一家杂粮店维持生计,收入很有限。自从建起养老院后,丈夫主动承担起杂粮店的生意,还经常抽时间到养老院看看,帮助她一起照顾老人。

  “养老院从筹办到现在,几乎把我和家人的钱都投了进去。”说起家人的支持,李国琴感动地说。她的养老院对于孤寡老人一律免费,现在养老院里已经住进了37位孤寡残疾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3位孤寡老人是免费的。而且还收留了两名不足2岁的残疾孤儿和5名困难儿童,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他们已经是一个大家族了。对于未来的打算,李国琴说:“现在我还能干,只要身体健康,再加上家人的大力支持,不管多难,一定要把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文静】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