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
养老敬老是全社会的问题
应完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
在孙鸣改看来,新24孝整体来讲很“都市化”,适应社会节奏加快、421家庭越来越突出的城市现状。
我省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83.4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4%。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421”家庭的“独生父母”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
“421”家庭引发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会越来越凸显。据最近一项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
在我国,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形式,这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的“孝”文化,但孙鸣改坦言,新24孝标准从某个角度可能会被误解为,中国优秀的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没有被很好的继承下来,需要用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子女90%以上都是敬老孝老的。不能因为新24孝的提出,把养老矛盾全部归结到子女身上,现在老年人的问题,不只是个人或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和破解的问题。
孙鸣改认为,我们目前的养老体系仍显单薄,政府应该制定更好的老年优待政策,并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要加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建设,对于公共场所、公共机会,有困境的老人应该有优先选择权,比如公办的养老场所,应该优先接收失独老人。
老龄化社会,还应该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老敬老的氛围,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应被逐步发展,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生活环境中安度晚年,对于给老年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应建立爱心档案,等这些人年老时,也可以要求获得志愿服务,形成爱老敬老的良性循环。另外,应该为老人多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发挥社区老年人互相帮助的优势,让他们通过参与而生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同时,子女工作压力大、没有闲暇时间,是养老问题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对此,孙鸣改建议,单位应该为员工适当提供赡养老人、陪伴老人的时间,让孝心找到落点。燕赵都市网记者刘岚 实习生王亚刘欣
【责任编辑: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