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是作壁上观欣赏善行,还是身体力行践行善行?是满足于做道德的消费者,还是致力于做美德的实践者?陈红、张珊珊、王俊旺……一个个“道德90后”的善举好似一朵朵晶莹的鲜花,在带来“真善美”的冲击的同时,更衍生了同龄人的道德反思。
让善念转化为一种行动的自觉
“陈红、张珊珊的善举之所以感人,在于她们实实在在的行动,看得见、摸得着、不虚假。作为同龄人,我们正是通过她们具体的行为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诚信的力量。因此,在赞美她们的同时,我觉得不能仅仅停留在送掌声、送鲜花的层面,如果缺乏应有的道德反思和集体内省,而仅仅是围观、追捧、奖励,那我们只不过是一群旁观者,热闹之后,什么也留不下。”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林凡说:“对于善举,从来不缺赞美和掌声,也不缺感动和致敬,缺的是行动上的追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连日来,记者走访和调查了我省的不少高校,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与停留在赞许和欣赏层面相比,众多90后大学生一致认为,向榜样学习更应该内化为行动的自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善行河北的‘行动派’,不能只顾享受别人做好事带来的好处,自己却不愿贡献道德资源。如果这样,我们将永远只是道德的旁观者和消费者,没有产出的消费,必然导致资源枯竭。”河北大学20岁的大学生乔哲的话,代表了广大90后大学生的普遍看法。
【责任编辑: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