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李巍)“通过实际对比,我的方法显然比你们的好!”董艳忠自信地说。“你的方法是不错,但我觉得还有改进空间。”近日,在河北钢铁集团邯钢新区炼铁3200立方米2号高炉会议室内,车间副主任董艳忠与5名技术工长围绕“提煤降焦”降成本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争吵在邯钢今年开展的“吨钢降本增效350元”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
去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步入寒冬。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内需外需不旺等不利因素,让钢铁企业苦不堪言。低利润率如同阴云挥之不去。据统计,2011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仅为2.42%,远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邯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贵阳表示,应对挑战,只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顺利度过市场寒冬。“于是,我们提出,今年要继续深化‘铁前系统挖潜、钢后品质增效’经营战略,确保年内实现吨钢降本增效350元目标。”
要知道,吨钢降本增效350元,是在去年全年实现降本增效32.08亿元的基础上的再次加码,实现起来谈何容易。
“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邯钢针对制约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的关键问题,从原料、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工序优化,制定了38项重点保证措施,细化降本增效指标、明确责任单位和考核目标。各部门干部职工迅速反应,结合基层岗位的生产特点,研究制定更加具体的降本增效措施,“350元”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关键词”。
在钢铁企业中,铁前系统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左右,单是高炉就占了总能耗的50%左右,在铁前系统开展节能降耗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邯钢对铁前系统下了硬任务:实施优化配料结构、降低燃料比和铁元素消耗等9项具体措施,铁前降本要实现132元/吨铁。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