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村民组团吹糖人 只为传承百年技艺

-组团吹糖人。本报记者冬子通讯员杨进涛摄

    老艺人走街串巷吹糖人大家都不陌生,但是,50多个吹糖人艺人组成艺术团,一起表演吹糖人,就不多见了。4月23日,记者在沧州肃宁县西泊庄村就目睹了集体吹糖人的壮观场面。

    西泊庄村有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糖人艺术展厅。西泊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树军介绍说:“平时艺人们定期在这里切磋技艺,有外地客人来参观时,艺人们就在这里义务集体表演,县里专门出资为艺人们统一购置了服装、糖人器具。”说话间,饴糖已经加热好,十多名身着盛装的吹糖人艺人开始表演。先是揪下一团饴糖,揉成圆球,用手指蘸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随后艺人们各展技艺,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人物等,巧手上下舞动,让人目不暇接。

    西泊庄村糖人艺术团是去年由艺人们自发组成的,团员中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才12岁。据介绍,该村吹糖人技艺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50岁以上男人大都会一手。糖人艺术团团长、第四代传人杨振奇的父亲杨宝坤生前曾创造过吹糖人的辉煌历史,到过日本、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表演,被外国人称为河北“糖人杨”。杨振其说,西泊庄村糖人技艺与其他地方的糖人技艺相比,吹和捏的功夫更加深厚独到,必须经过苦练才能做到捏胎薄厚均匀。

    据介绍,以前村民穷,外出走街串巷吹糖人为的是挣钱糊口,现在村里普遍搞起了养殖业,很少有人吹糖人谋生了,这也使得这门技艺处于面临失传窘境。这种手艺不仅难学、吃苦,经济效益也低,年轻人大都不愿学习,据了解,现在第五代传人年龄在30-50岁之间,只有十几人,30岁以下的传人就仅剩一人了。

    近日,西泊庄村糖人技艺获评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糖人艺术团就是要让这一百年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一团员说。(记者冬子)

【责任编辑:党培】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