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尹桥村的尹晓兰把16岁的儿子陈冀东送到了高淑珍家,“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放心,隔三岔五来看看,看了几回我就不来了。高大姐对我儿子比我这个亲妈还精心,我还看啥?”不用整天照顾儿子,尹晓兰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做点活计,补贴家用,而最让她高兴的是,儿子变了,“以前儿子性格孤僻,我们和他说话他都不爱搭理。自从到这儿以后,他人胖了、开朗了,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高大姐是个大好人,她不容易啊!”尹晓兰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15岁的刘双已经和高淑珍生活了整整8年。她刚来的时候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由于患有类风湿,刘双浑身关节疼痛,是高淑珍每天抱着她吃饭、睡觉。“高妈妈虽然没生我,却给了我许多母亲都没能给我的爱。”刘双说。
4月7日晚上,在孩子们的寝室,高淑珍给孩子们脱鞋脱袜子脱衣服,安顿他们睡觉。记者随口问17岁的小波:“你多大来这儿的?”不会说话的小波,右手做了个“八”的手势,左手则朝着高淑珍的方向竖起了大拇指。记者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高淑珍家那间用作教室的屋子里,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的作文,字字真切———“是这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来报答亲爱的老师和高妈妈。”“到放假了,我都舍不得离开,这儿就是我的家。”
这句“高妈妈”、这句“家”,是高淑珍最珍视的财富。她说:“我活一天,就干一天、付出一天。自个儿愿意干的,就不能叫苦叫累。”
上善若水。高淑珍对残疾孩子那无边的大爱,像源源不断的流水,滋养着他们的心田、呵护着他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