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何飞:带着母亲上大学(组图)

“苦难对于我是一种财富”

对于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在何飞看来,却是他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何飞告诉记者,10多年来,他在市场上卖书、卖蜂蜜,在大街上发传单、做促销,在饭店当服务员、厨师,还做过家教、按摩师、主持人……这么多工作虽然很苦,但是让他早早地成熟了,也在苦难中磨练了意志,明确了人生方向。“高二的暑假我在承德一个公园里开摩天环车,一个阿姨同事总是嫌我跟别人关系好,我看会儿书她就敲桌子。从那时起,我就懂得了社会上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自己必须要做到最好。”

何飞在高三的时候帮一个老中医卖蜂蜜,每天都要用自行车推着300来斤的蜂蜜上下山。每次上山,他就把绳子勒在腰间用尽全身力气去拉车,还经常把手磨出血泡。通过那次经历,他立志发愤读书,将来有所作为。

大一的寒假他陪母亲去北京流浪,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那个老板太挑剔了,总是找我们的事,还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当时我就想,以后如果有本事了,就要自己创业。”生活过早地在何飞的记忆里刻下了一道道烙印,也给了他一笔特殊的“苦难财富”。

“梦想给妈妈一个真正的家”

打开何飞手机的备忘录,记者看到,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如今,他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每分钟都有事要做,就连骑自行车出门,从哪儿到哪儿,用时多少分钟,他都算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样,他还是保证每天回家给母亲做好三餐。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说到梦想,何飞说:“我最希望能给妈妈一个真正的家,让她的病得到根治。”对于普通人而言,家是再平凡不过的了,但是对于何飞,却几乎成了一种奢望。“我非常喜欢李开复老师,希望能像他一样,用积极的思想影响更多的人。”何飞告诉记者如果将来能留校做一名辅导员老师,他会用自己的经历和思想给学生以帮助,大学给了他太多的爱,他愿意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校。

在何飞的心里一直有句话:“如果我成功了,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站在我自己的肩膀上。”

燕赵都市报记者刘玲 实习记者栗凤瑶 文/图

【责任编辑:殷大伟】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