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捐献量为正常量一倍
据了解,根据采集设备不同,正常情况下,每次采集的量为50至200毫升左右造血干细胞悬液,里面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和少量血液成分。
“通常情况下,‘捐髓’者被抽取100毫升是正常的。但这次,安亚估计要被抽取多于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张婧神秘地说。
看到安亚已略显疲惫,记者忍不住向张婧问其中缘由。
“受捐人为60岁男性,且体重超过200斤,足足超出安亚体重60斤。因此,安亚要付出更多,以支持受捐人。”张婧轻声说,“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该受捐者患有‘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液病。经查,这次是全国首例期望利用移植造血干细胞医治的病例。”
“救命血”亲手放进“髓箱”
“安亚,累吗?”陪同安亚前来“捐髓”的小岳,在首次“捐髓”结束后,搀扶安亚离开病床时小心地询问。
“有点儿,躺了3个小时不敢动,生怕跑针。”安亚说道。
此时,受捐人医院的两名医生已提着装满干冰的“髓箱”等候在门外。
张婧将已装袋的造血干细胞悬液递到安亚手中,示意他亲手放进“髓箱”。
“合张影吧,一年多努力的成果呢!”合影后,安亚将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小心翼翼地放入了“髓箱”。
“一小时内,这份造血干细胞将被成功送达受捐者。”运送员小樊向安亚保证道。
与此同时,中华骨髓库特地为安亚送来《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他成为全国第2695名“捐髓”者。
后续
今晨8时还将二次抽“髓”
“安亚今天回去后好好休息,明早8点准时在这儿见!”送走两名护送造血干细胞悬液的医生,张婧提醒安亚。
据了解,捐献时,医生应根据患者体重和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分一次或两次采集。
“此次受捐人的状况特殊,我们不得不考虑进行第二次采集。”昨日,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的陈日新介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医生已仔细检查过安亚的身体状况,并经其本人同意,今晨8时,安亚将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捐赠。
“这次不会像第一次采集那么多悬液,采集量控制在首日的一半。”陈日新说。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郭萌
摄/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赵赫廷
【延伸阅读:聚焦石家庄小伙儿马拉松式捐髓 这一天他等了12年】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