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乡村医生 王玉斌:单脚站在村医路上

附近县的孩子也来找王玉斌看病

●“摔倒了就爬着,必须得去”

独立出诊后,王玉斌更努力地投入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脑瓜子都是学习”。老门诊散了之后,王玉斌筹了三千多块钱建起了自己的诊所,开始自己出诊。

2007年冬天,一场雪后晚上八点多王玉斌接到电话:“王医生,我是四村的,你快来看看吧,我母亲高烧一直不退。”王玉斌拎起药箱就往外走,路上都是积雪和冰凌,天黑路滑,双拐一蹭到冰上,就打滑。王玉斌不记得自己摔过多少跤,有一次滑得实在爬不起来,他一手抱住药箱,一手往前扔拐,爬到拐跟前捡起来再扔再爬,最终王玉斌爬到路边的小树旁,靠着树站起来继续走。平时十几分钟的路,那天他愣是走了一个小时。

来到病人家,家属问他怎么衣服都湿了,他说:“没事,不小心摔倒了。”看完病人,他忍着疼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一下床发现右脚已经站不住了,王玉斌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去了医院一照片子发现踝骨已经骨折了。打上石膏后,王玉斌放心不下门诊,就回了家。当天晚上,就有两人来敲门,“王医生,我家孩子不舒服,您能给瞧瞧么?”“王医生,我肚子疼得不行,你给我看看。”王玉斌什么都没说,坐在自家的炕上又开始看病开药。

如今,王玉斌仍然坚持出诊,每次都拎着一个二十多斤的破旧药箱。药箱的扣环已经扣不上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语气轻松地说:“摔的,早不记得摔坏多少个了。”

王玉斌说:“病人也能当医生,我就是爱这行。我是个医生,摔倒了爬起来就行,只要让我去的,我必须得去。”

●坚持“三免四不收”

与干净整洁的诊所不同,王玉斌的房间很乱,衣服也胡乱地搭在暖气管上,只有书柜里的书是整整齐齐码放好的。

在书柜下面的橱子里,记者发现了王玉斌的获奖证书和奖杯,装满了两大箱。搬出箱子,记者翻看着获奖证书,王玉斌有些不好意思:“这没啥好看的,都是历史了。”

所获的荣誉,王玉斌好多都不记得了。但经营门诊的原则,他几十年来都铭记于心:免诊费、免出诊费、免注射费;为五保户、军烈家属、残疾人和低保户看病不收费,也就是“三免四不收”。

曾经有人替王玉斌算过一笔账,告诉他这样每年免收、少收钱会损失两三千元,“你这样是赚不到钱的,太傻了”。但王玉斌觉得:“盖诊所的时候村里人都出力了,本该给乡亲们优惠。再说残疾人跟我是一样的,不收钱是应该的。”

临走,王玉斌带记者看了他的助手——摩托车。“出诊有了它,我还能多跑几年。”

身边人言

刘士光(北坞三村村民):

“多少年了,小斌子一直在村里当医生。来瞧病的人多,他从来不烦,也不要出诊费。四里地外县里人也抱着孩子过来瞧病。说到他,就四个字:任劳任怨。”

王玉斌:

“我是个乡村医生,给人瞧病是本职,没啥可说的。”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安奇

【责任编辑:殷大伟】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