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石家庄行唐39岁母亲割皮救子 三桩救子故事引深思

    经多方打听,得知上海仁济医院可以进行肝脏移植手术,8月15日,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的傅姣姣夫妇带着小紫涵赶到上海。

    “虽然进了手术室,但还是不放心。”傅姣姣说,“紫涵命苦,自打出生后,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

    ■不顾风险 父亲决定把肝脏给女儿

    昨日14时许,手术进行七个小时后,马朝辉被推出手术室。“还没醒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不让我靠近。”傅姣姣说,丈夫的身上被切除了200克肝脏,“他肯定很疼很难受”。

    傅姣姣告诉记者,丈夫最疼爱女儿了,手术前的那段日子,小紫涵的身体每况愈下,丈夫经常忍不住掉眼泪。得知上海能给小紫涵做肝脏移植手术时,最高兴的就是马朝辉。

    傅姣姣回忆说,小紫涵的爷爷奶奶最初并不同意做移植手术。“虽然心疼孙女,可也担心我丈夫将肝脏移植给孩子后,身体会受到影响。最怕的就是小孩子没治好,大人身体也受损害了。但是丈夫根本没考虑,就决定把肝脏给女儿。”

    ■11个小时 肝脏植根女儿体内

    昨日18时许,小紫涵被推出手术室。仁济医院肝脏移植科韩医生介绍,手术很成功,父亲的200克肝脏将延续女儿的生命。

    傅姣姣等了一天,听到医生的话,终于可以松口气。她告诉记者,紫涵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而丈夫是她的全部,如今手术成功,两个人都安全,就什么也不怕了。

    傅姣姣说,医院的15万元手术费还欠着,但是“救了女儿的命,倾家荡产也值了”。

    事件背景

    手术曾因故搁浅 引广泛关注

    为防止器官买卖,卫生部规定,活体器官的捐受双方必须有血缘或亲情关系。伦理委员会对此进行审核,并出具书面同意书后才能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上海多家媒体报道,小紫涵的父母因户籍证明格式不对,伦理委员会一直没有同意手术。此事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后来有关部门“特事特办”,手术才得以进行。

    有报道称,虽然伦理报告很有必要,但只因格式不符合规定,手术就要搁浅,过于冷漠。网友也呼吁,救人如救火,审核时也要灵活些。对此,昨日傅姣姣说,只要孩子能顺利手术就好,现在她只关心紫涵父女的安危。 (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程国昌)

【责任编辑:孙婷】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