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邯郸将建三条循环生态水系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高乾鹄 记者刘剑英)“以前支漳河常年流的都是生活污水,河两岸垃圾成堆,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9月15日,笔者来到邯郸市支漳河整治现场,遇到在河边散步的邯郸县左西村村民郝保国。他告诉笔者,如今,经过改造,家门口的河道变宽了,河水变清了,河岸也绿化了,他打心眼儿里高兴。

    围绕打造北方“江南水城”这一目标,邯郸市大力开展城市水系建设,通过整治“五河”,建设“四湖”,将形成三条循环水系,即以南湖、北湖、永年洼淀为节点,连通滏阳河、支漳河,形成“水系大循环”;以南湖、龙湖为节点,沿环城高速公路西侧开挖连接渠,连通滏阳河、支漳河,形成“水系中循环”;以龙湖为节点,从滏阳河人民路桥至支漳河开挖胜利沟,连通滏阳河、支漳河,形成“水系小循环”。

    “五河”,即滏阳河、沁河、输元河、渚河和支漳河。其中,滏阳河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解决河床抬高、过水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并在河道两岸建设开发水源涵养区、生态防洪区、城乡宜居区、高效农业区、生态风景区、人文景观区,使古城的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沁河整治工程主要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河坡衬砌、梯级拦蓄和两岸绿化景观建设,规划利用“引水入沁”高级渠恢复工程,保障河道生态用水,形成贯穿城区中部的生态景观河流。输元河整治工程主要有河道扩挖疏浚、堤防整修、生态综合治理等内容,近期结合北湖建设,利用西污水处理厂中水补充河道用水,营造河道生态景观。渚河整治工程将修建3道橡胶坝,打造城区西南部景观河流。支漳河整治工程将重点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形成上连南湖、贯穿东湖、下接广府湿地,形成河宽100米至240米的城市水林景观带。

    “四湖”是指东湖、南湖、西湖、北湖。目前,南湖、北湖中心景区已完成一、二期建设工程,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西湖总面积50多公顷,位于齐村大坝以西,利用南水北调高峰来水蓄滞湖区水面,通过西湖蓄水提高全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保障率。东湖选址拟定于规划东部新城区的中南部,规划总面积64公顷。

    据了解,未来三年,邯郸市将通过建设“四湖”、整治“五河”,形成都市区4.5万亩、中心城区2.25万亩的循环生态水系。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