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廊坊融入京津交通一体化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 薛兴东 郑洁本报记者 孙占稳 解丽达)

    京沪高铁的开通,彻底改变了张超的生活习惯。在这个家住廊坊、北京上班的年轻人看来,20分钟的车程让廊坊变成了北京的一个城区,他再也不用为每天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发愁了,也放下了借钱贷款在北京买房的念头。

    廊沧高速的即将通车,京台高速的加紧建设,让永清县台湾工业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华彬对园区未来发展满怀信心。随着浙商新城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的纷至沓来,他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好项目、高端人才落户园区。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加快构筑京津廊无障碍交通圈,让廊坊加速融入京津经济圈,以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质量。

    科学规划,谋划长远———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006公里,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109个与京津道路接口基本实现等级匹配

    8月下旬,廊沧高速廊坊段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这条纵贯廊坊中南部的交通大动脉竣工通车后,将为廊坊开辟一条连接京津、快速出海的便捷通道。

    “廊沧高速纵贯廊坊4个县(市)、16个乡镇和6个重点工业园区,沿线人口184万人,对廊坊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廊坊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同志介绍,作为全市路网的“脊梁”,廊沧高速将有效解决廊坊中南部交通瓶颈问题,使全市北、中、南三大经济板块融为一体。

    着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基础,是近年来廊坊市交通建设的主基调。廊坊北三县北部东西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该市启动了高速公路密涿支线建设,东连津蓟高速,西接京平高速,串起了三河市的70%乡镇,为廊坊北三县南北均衡发展打牢了交通基础,该高速公路支线今年底前通车。

    近两年来,廊坊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7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006公里,路网密度达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重点谋划实施的廊沧、京台、密涿和密涿支线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届时,廊坊95%以上的行政村能在20分钟内就近上高速,其余村半小时内就近上高速。

    廊坊虽紧邻京津,但交通却属于典型的过路型,“近而不通”的问题明显制约了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无缝对接,是廊坊市近年来对接京津、加快发展的重要思路。按照路网规划、等级匹配等同城同步的要求,他们加快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资源与京津的全方位对接,努力实现交通的“无缝对接”和“零换乘”。

    一大批对接京津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客运专线项目快速推进。大厂、香河、广阳等县(区),启动了潮白河友谊新桥、夏安线改造升级等工程,打通了更多进京的便捷通道;霸州、文安等县(市)加快了津霸公路、津廊大道、兴祖线二期等工程,全面对接天津市区及滨海新区。

    为实现交通设施与京津的无缝对接,廊坊市新改建了3条干线公路、4条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了4条道路,打通了两条断头路,同时新增了4个接口。截至目前,全市与京津道路接口达到109个,基本实现了等级匹配,京津廊无障碍交通圈初步形成。

    攻坚克难,全面对接——— 京廊轨道交通实现公交式流水行车,北京公交车通达廊坊8个县(市、区),日发车2770个班次,日均客流量达到21万多人次

    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出京第一站的廊坊,从此跨入了高铁时代。来自铁路部门的数据显示,京沪高铁、京山铁路每天经停廊坊的列车达到60列,平均24分钟便有一列客车经停廊坊。高峰时段,10多分钟便有一趟动车经停廊坊。

    京廊轨道交通实现了公交式流水发车;京沪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廊坊与北京的时空距离,京廊加快步入“同城”时代。

    当好经济发展的先行军,一天也等不得,一天也拖不得。密涿高速廊坊至三河段,途径北京大兴、通州两区,协调难度极大。为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市交通运输局7个月时间跑办了33个部门,组织了24次行业评审,完成了13项行业评价报告。

    对廊坊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的廊沧高速,廊坊市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所有手续,并最终使其成为我省交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积极争取,京台高速廊坊段成为去年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项目,并在距廊坊市境1.8公里的北京大兴区礼贤镇专门为廊坊留设了一个出口,彻底解决了廊坊市区由西部进入北京市区缺乏大通道的问题。

    目前,廊坊10个县(市、区)中,已有8个引入了北京市公交车,开通线路18条,日发车2770个班次,日均客流量21万多人次。去年底,廊坊又开通了市区直达首都机场的客运专线,一小时对开一趟,客车由廊坊市区直达首都机场候机楼下,提升了廊坊的开放空间。

    我们在廊坊市交通运输部门采访时,发现每个科室都订阅了《河北日报》、《北京日报》和《天津日报》,每个领导的案头都摆放着京津冀三省市的“十二五”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等资料。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的负责同志说:“只有研究好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趋势,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好交通运输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