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河北黄骅海盐博物馆摘得文博界“奥斯卡”

    河北海盐博物馆获得最佳创意奖殊荣,可谓实至名归。河北海盐博物馆自2009年10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得到了专家和众多参观者的肯定。

    步入河北海盐博物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盐的世界。蜿蜒曲折的盐运古道,源远流长的古代盐业遗址,全国各地盐民们的劳动工具……时空在这里交融,历史与现实和谐交汇,远古时代的煮海为盐和现代化的制盐设备交相辉映。在这里,既有海南椰林下砚晒成盐的场景,也有浙江板晒制盐的生产工艺,还有西藏芒康陡峭山坡上的盐田……创意让一部中国盐业史鲜活灵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创新,68岁馆长的新思路

    如果从展览中表现出的无处不在的大胆创新、与二维动漫、声光电、多媒体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在博物馆内恰如其分的运用,你肯定想不到这些设计源自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她就是今年已68岁的河北海盐博物馆馆长魏兰香。

    如果说魏兰香是河北海盐博物馆的“总设计师”,应该不为过。从馆舍的规划到建设,从景点的构思到设计,魏兰香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海盐博物馆就像魏兰香的孩子。自2004年河北海盐博物馆开始筹建,历经6年努力到2009年10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每一步都渗透着这位老人太多的心血。海盐博物馆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甚至一段词,一个声音的模拟她都要求完美,经过无数遍推敲完成。一个老人在建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执著和热情,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让所有人叹服。

    特别是海盐资料的搜集整理,当时已年过花甲的魏兰香带着馆里4位同志,坐着一辆面包车,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全国20多个产盐的省份,有的省甚至要往返几次。为了征集文物,魏兰香和馆员翻越过4800多米的高山和一望无垠的沙漠。在山东,她一整天泡在盐田里,学习人家科学的制盐工序;在海南洋浦镇,1000多公里的宋代古盐场让她激动不已;她一口气从海南拉回来38件文物,包括晒盐用的砚池、砖等实物;在新疆,她拍到了珍贵的盐花片子……只要有盐的地方,都留下了魏兰香的足迹。

    很多时候,在面包车里,魏兰香就构思好了博物馆某个景点如何展现。所到之处,魏兰香还会抽时间跑到附近的博物馆里去看一看,博采众家之长。基于此,才有了今天“小中见大,内有乾坤”的河北海盐博物馆。

    魏兰香把全国一万多公里海岸线上盐场的资料及台湾盐场的资料都整理到中国盐史的展厅中,大胆创新,通过古老的雕塑艺术、二维技术手段,把盐历史、盐工艺、盐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来,把盐与工业、农业、战争、建筑、戏剧等的密切联系全面表现出来,让人们认识到盐在生命存在和延续中的普遍意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孙婷】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