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郭猛、陈凤来)“过去是自家的水井自己用,祖祖辈辈谁算过节水账呀?”4月30日,记者在桃城区邓家庄乡东庄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王文位说,“自打有了‘一提一补’,节水跟农民自身利益挂上了钩,现在是从生产到生活,时时、事事都想方设法节约用水。”
王文位说的“一提一补”,就是衡水市桃城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节水新机制。“一提”,就是用水浇地以电计量水价,用电每千瓦时提高0.2元;“一补”,就是财政部门按用电量每千瓦时补贴0.1元。然后,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桃城区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1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4%。自从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和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该区经过不断探索,2008年推出了‘一提一补’节水机制。”区水务局副局长丁占宽说,据测算,目前全区63个试点村年节约用水300万立方米,节水率达20%。
由于“一提一补”内含节水竞争机制,谁用水少,得到的补贴相对就多。实实在在的补贴效益促使农民改变用水观念:过去浇地不算水账,不图省水图省事,挡大埝、修大畦、浇大水,大水漫灌一亩地一个小时浇不完;现在纷纷平整土地,挡小埝、隔小畦,还买来百余米长的“小白龙”引水浇地,不到半个小时就浇完一亩地。有条件的村庄还优先引用地表水、中水和雨水进行农业灌溉。
由于“一提一补”新机制实行节奖超罚,近两年,桃城区农民又开始琢磨着种植耗水低、收益高的作物,棉花、辣椒、拱棚蔬菜等开始受到青睐。王文位说,东庄村1400多亩耕地,近两年新增棉花400多亩、天鹰椒300亩和拱棚蔬菜100多亩。据介绍,目前桃城区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一提一补”节水机制在农业生产领域取得成功后,2010年初,桃城区又在全国首家尝试将“一提一补”引入生活节水领域。“一提”就是将自来水价格由现在的每立方米2元提高到6元,提高的4元作为节水调节基金;“一补”就是区水务局按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一年分两次发放补贴基金。“今后洗衣服的水不能白白地倒掉了,还可以涮墩布,最后再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用来洗菜,洗菜水还可用来浇花……省水就是赚钱哩!”肖家村61岁的张秀合大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