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晓辉、常云亮)说起两个儿子的新家,已经退休的开滦职工李宽的脸上总是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我这俩儿子赶上好时候了。开滦没忘我们这些住棚户区的老工人啊。”2010年,开滦投资3.3亿多元用于棚户区改造,新建住宅9600多套,建筑面积达55万多平方米。2011年,开滦克服资金紧张的实际,采取自筹资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棚户区改造投资8.4亿多元,规划总建筑面积73万多平方米,住房13000多套,相当于前几年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总和。
李宽是已经破产的开滦唐家庄矿的退休工人。搬新家前,两个儿子一直住在唐家庄矿1956年建成的“劳动工村”工房,每家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面积。由于地势低洼,夏天赶上大雨,水都能“上炕”,而且没有厕所,卫生条件非常不好。去年,“劳动工村”被列入了开滦棚户区改造计划。按照安置政策,两家都选择了较大的户型,只按照建筑成本交了几万块钱的面积差价,就住上了两室一厅、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房。“这可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大好事啊”,李宽说。
开滦共有棚户区137片,建筑面积近154万平方米,住宅近35000套,多数是1976年大地震后搭建的简易房和震后加固处理的危旧房,生活设施简陋、老化,安全隐患多,卫生条件差。
“棚户区改造是惠及民生的大事、好事,一定要尽力、尽早完成棚户区改造,尽最大可能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是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对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国家出台统一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之前,开滦集团按照“住房条件达标、分得开住得下”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自筹资金逐年安排棚户区改造,到2009年,较好地解决了近5000户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