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入不足 小村26年“攒”钱打机井
2月11日,冀州市庞家庄村北,村会计李凤乾正在浇地。提起今年将筹款36万元新打3眼机井的事,他不由得皱起眉头。
自1984年起,该村用26年时间,一共“攒”了6眼机井和6600米地下防渗管道。
村党支部书记庞洪增告诉记者,之所以说是“攒”起来的,是因为这些水利设施全靠村里想方设法筹钱建设。“1984年打的3眼铁管井,靠的是村里当时的小厂子;1994年铺设的6600米管道,先向县财政借了11万元,而后用果园承包费还上的;1998年打的3眼混凝土管井,则卖掉了几百棵杨树……”
2001年和2010年,村里3眼铁管井先后发生井管断裂,为了修井,村里欠了5万多元的账至今没还上。
修一次井少则大几千元、多则数万元,尤其是井一坏就导致浇不上地、吃不上水,逼得庞洪增不得不考虑为全村1500多亩地再多打几眼井,可钱一直是个大难题。
据了解,水利部门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出资”,由财政出大头,剩下的建设管理费用由农民自筹。
在南尚家庄村,2007年财政投资6.5万元补贴新打机井一眼,然而这笔钱只够开凿井孔的,剩下配套水泵、变压器和铺设防渗管道的4万多元费用靠村民自筹。平摊到每人身上300多元的费用让一部分村民感觉负担不小。村民们问:财政这个“大头”的比例是否能再大点?
原村委会主任程永乔辞职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任上为村里垫了很多钱,其中包括为打这眼机井垫付的1.4万元。
一段时期内,市县财政成为农田水利投资的主要力量。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广才介绍,从1980年左右开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行市县两级包干,但许多地方因为本身就是“吃饭财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
事实上,长期以来,有限的财政投入关注的也多是大型工程,很少惠及农田解渴的“最后一公里”。更多的直接把水引向田间的斗渠、农渠以及无数的毛渠,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到各级财政资金的视野。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