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感慨地说,那时条件虽然好了很多,但日子还是相对清苦,过年的时候通常攒钱买一些大件商品。“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年货,更凝结了我和妻子一同为家庭幸福付出的汗水,同时也是我们恩爱感情的见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今年48岁的张女士那时在省会某银行工作,单位效益不错。“1997年的春节我印象最深,单位刚分了新房,我们家花近4000元买了一台29英寸的电视。过年回老家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一下子变成了50元、100元。
张女士告诉记者,到了90年代,“谁也不缺吃的”了,新奇商品和日常用品涌入了年货购买清单。”过年的时候我直接挑一些上档次的海鲜、肉食,在家做好后给父母带回去。新衣服也是直接买了送给父母,因为偶尔陪母亲逛商场,她总对我选购的衣服挑三拣四,其实我知道,是嫌价格贵……过年为父母买年货,成了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
21世纪的今天:团购网购很火爆 足不出户买年货
进入新世纪,吃穿早已不是年货的主要开支,很多人都选择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奢侈商品作为自己的年终奖励或是馈赠亲人的礼品。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购买年货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让我们看看在省会某公司工作,25岁的小赵的购物清单吧:进口巧克力2斤;甘栗仁儿1盒;干枣4袋;虾片1盒;美国大杏仁1盒;意大利饼干1盒;越南排糖1袋……小赵的这份购物清单,让人垂涎。“花了460多元呢,这只是过年的零食,还不算置装费、压岁钱等开销呢。”
吸引人的不仅是这些精美零食,更是小赵的购物方式。“我都是从网上买的,价格便宜又方便,还能送货到家呢。”小赵网购的经验丰富,“除了吃喝,过年期间还要娱乐消费,我团购了几张电影票,准备过年去看。”
“现在很多人觉得过年吃的和平时差不多,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小赵说,“过年是亲戚朋友难得团聚的机会,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学习、工作,谈一谈新年理想,很温馨。而且现在娱乐方式多了,过年可以找朋友唱歌、打球、玩游戏、看碟看电影,我对春节的到来充满了期待。”(记者牛家林、程丽娜)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