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馆内,记者看到,所有的地契展品都被密封袋封好后摆放到了四周的墙上。这些展品分为历史保定、古今中国、红色典藏三大主题部分,分别展出了保定22个县市、中国各省市以及抗战时期的地契。这些地契早已在历史的变迁下显得陈旧不堪,有的甚至有虫蛀的痕迹,然而就是这一张张泛黄的地契记录了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
吴先生从事地契收藏工作已有十年之久。“收藏第一张地契是在曲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张清朝的地契。从那以后,我对收藏一发不可收拾。”说到他的老地契,吴江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幸福。后来,随着收藏的地契越来越丰厚,需要一定的场地来收藏展览,所以专门成立此馆,主要为了个人收藏和与各地藏友交流学习,也是为以后的公益展览做准备。如今吴先生的藏品已有三千多件,而收藏馆展出的还只是吴先生众多藏品中的一小部分。
一张地契就是一段历史
吴先生说,这些地契的主人有农民,有地主,每一张地契的背后都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地契经过建国后“土改”和“烧四旧”,已经所剩无几,所以这些藏品是极其珍贵的史料和红色收藏。吴先生耐心的向记者讲述着与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地契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在吴先生收藏的地契中,最难得的是一张晋察冀边区扣了印章但未使用的空白地契。这张地契之所以难得,是因为1947年10月中国颁布土地法大纲之后进行土地改革,对土地所有者发放土地证。晋察冀边区当时印制了土地证,并加盖印章,准备执行。但革命形式发展太快,还没来得及执行,1948年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就合并了,称为华北区,发放华北区的土地证。所以这张地契短短存在了几个月,能保存到现在已经很难得了。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想办一个主题类的地契展览,把这些记载着中国几百年土地文化的地契都展出来让大家看看,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一张张泛黄的地契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
新闻链接:地契是买卖土地的法律文据。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其中红契为盖有官印、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又称官契。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