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12月25日讯(河北日报记者王玉亮 通讯员李书岐、石向东)12月24日,距离新年钟声敲响还有一周之时,全长407.512公里的大广高速河北段全线贯通,这是河北省历史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其通车标志着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再创新纪录——— 迈上4000公里台阶。
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之后,河北省高速公路密度已经达到2.30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了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水平。至此,全省各设区市之间,设区市与京津和石家庄之间,各重要城市与港口之间,与周边省区重要城市之间,都有了快捷的高速公路通道,全省95%的县城可以实现30分钟上高速。
“东出西联、南通北达”高速骨架网基本建成
在大广高速(河北段)通车现场,笔者拿到一幅最新的《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从这幅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的河北高速公路已经从过去的“带状”分布,变为“网状”结构。
“突破4000公里,不仅意味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上了一个台阶,更为重要的是,全省路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速公路主骨架地位日益凸显。”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焦彦龙介绍,目前,随着“网状”结构的日益完善,一个“东出西联、南通北达”的高速公路骨架已经基本建成,河北省高速公路具有了更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
12月24日上午,在衡水市一家企业负责销售的郭祥泰自发参加了大广高速通车仪式。“我要见证这一刻。”他有点激动地说,大广高速通车,将为他这个经常去北京的人省下大把时间。
此前,各市虽然都有高速公路,但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网络,有些地方通行并不方便。以衡水为例,此前,该市没有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如果走高速到北京,必须绕行石家庄或沧州,用时最少要4个小时,如果走国道,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大广高速通车后,将保沧、石黄、保津、青银、青兰等都串在了一起,今后,无论是设区市之间还是设区市去往京津等地,上了高速不用再下路,就能通过最短的距离到达目的地。
织一幅“高速公路网”,让人们在“网上”自由穿行,是河北省交通建设者们多年的愿望。早在2003年,河北就在全国率先提出“高速路网”概念,并编制了《河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翻看那时的规划地图,是满眼的蓝线(规划中)、红线(在建)。而今天,蓝、红线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错的绿色(建成)线条。
资金、土地、征地拆迁“三大难题”逐一破解
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会发现,全省高速公路发展呈明显的加速度态势:突破1000公里,经历了12个春秋;突破2000公里,投入了6载光阴;突破3000公里,付出了3年时光;而突破4000公里时,仅用了2个寒暑。
过去5年,是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从2135公里到4307公里,全省新建成高速公路比2005年前19年的总和还要多。
“高速公路发展呈加速度态势,首先得益于河北省科学和适度超前的谋划。”焦彦龙说。
从2003年开始,河北省就制定出了“五纵六横七条线”公路网主骨架规划。
2008年,为落实中央和省“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河北省制定了《关于加快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安排意见》,2009年和2010年两年续建和新开工高速公路33条段、2957公里,总投资2000亿元,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
资金、土地、征地拆迁,是制约高速公路建设的“三大难题”,在实际工作中,河北省通过不断探索,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化的办法,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