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省100多家钢铁企业缩减到10多家,宋继军将这一目标措施称之为河北钢铁产业的“震撼弹”。
因为,这将直接决定谁将消失,谁会留下。能否成为全省钢铁企业的第一方阵的3—5家企业和缩减后的10多家企业,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是否有能力进行实质性重组整合,当然,也取决于竞争对手能否经过五年发展形成后发优势。
在这些企业中,既包括目前已达到900万吨产能的河北津西钢铁集团、700万吨级的唐山国丰钢铁公司,也包括目前已有400万吨以上产量的纵横钢铁、德龙钢铁、九江线材等钢铁企业。
宋继军认为,“十二五”期间将是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布局调整、变数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五年。
当此关头,肩负河北钢铁工业调整大任的河北钢铁集团却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标准。
据介绍,河北钢铁集团整合重组民营钢铁企业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对方是否有土地使用等合法手续,产品结构能否跟集团发展取向相衔接,工艺装备是否较为先进、不在淘汰之列等。“我们也在不断抬高门槛,决不会成为一些民营钢铁企业的保护伞。”王义芳表示,通过“渐进式股权融合”进入集团的民营钢铁,也并不像外界有人揣测的那样,傍上大树好乘凉,换换牌子便万事大吉。“决定这些民营钢铁企业出路的关键因素,就是升级改造、配套改造、节能环保改造和重组联合的速度,以及其自身资本运作能力和实力。”宋继军分析认为,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下一步进行综合配套改造难,不进行改造更难;如果不去整合别人,就会被别人整合。
他指出,民营钢铁企业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时间换空间,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并形成新的后发优势,才能进入河北钢铁企业第一方阵,否则就有可能被重组或被淘汰。”宋继军笑言,“这绝非危言耸听。”
产业体系“刷新” 冀钢有望“可控”
“如果此次尝试能顺利运作下去,进一步的深度整合才会水到渠成,实质性整合局面一旦形成,对我省整个钢铁产业调整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向来出言谨慎的王义芳说,他期待能做出一个国企整合民企的标本来。
据了解,为从“渐进式”尝试向实质性整合过度,河北钢铁集团设置了相关推进措施,其中一条便是按照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在严格控制产量的同时,将一些新建项目作为实现深层次实质性整合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孙婷】